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情况的报告
——2008年8月28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
农业部部长 孙政才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近几年促进农民稳定增收的有关情况,请予审议。我重点汇报四个方面情况。
一、近几年我国农民增收的基本情况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是落实扩大内需方针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扭转了农民收入一度低迷徘徊的局面,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特别是2004—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量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连续4年超过300元;扣除价格因素,增幅实现了1985年以来首次连续4年超过6%。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40元,比上年实际增长9.5%;2008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528元,同比实际增长10.3%,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从收入构成看,农民收入增长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家庭经营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04—2007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由1746元增加到2194元,年均增长7.9%(未扣除价格因素,下同)。虽然家庭经营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60%下降到53%,但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稳定增长,除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产外,更重要的是因为农产品价格恢复性上涨,推动了农民收入稳定增加。据调查,2007年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比2003年增长了37.5%,其中生猪、稻谷、油料分别增长45.5%、48.9%和48.8%。
(二)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2004—2007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由999元增加到1596元,年均增长16.9%,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34.0%上升到38.6%,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由25.5%上升到40.0%,是拉动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主要得益于农民工工资水平的较大幅度提高。据农业部调查,2007年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月平均工资为1060元,首次突破千元,比上年增长10.6%;2008年上半年达到了1240元,同比增长16.4%。
(三)转移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近几年,国家先后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以下简称“四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带动了农民转移性收入的增加。2004—2007年,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由116元增加到222元,年均增长24.4%,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3.9%上升到5.3%。
(四)财产性收入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空间。受农村土地征占用补偿水平提高、农民土地流转和房屋出租增多、参加入股投资分红人数增加等因素影响,农民获得的财产性收入不断增长。2004—2007年,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由77元增加到128元,年均增长18.7%,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2.6%上升到3.1%。
二、近年来促进农民增收采取的重大措施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连续下发了5个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1号文件。2004年的中央1号文件就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出台了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随后几年,中央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大力拓展农民增收途径,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近年来,国家出台的各项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2003—2007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达1.6万亿元,年均增长17.8%;取消了农业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每年减轻农民负担1335亿元;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补贴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四补贴”达到1028亿元,比上年翻一番;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和价格,对主要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逐步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对粮食、生猪和油料生产大县进行奖励,对农业保险保费进行补贴,并对鲜活农产品运输予以费用减免。上述政策措施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全国人大通过了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逐步形成了新时期保护和支持农业的法律体系,为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把发展和繁荣农业农村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农业发展方式有了较大转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保持了稳定发展。2004—2007年,粮食播种面积、总产、单产连续4年保持增长,其中2007年粮食总产达到10032亿斤。今年夏粮产量达到2408亿斤,比上年增加61亿斤,实现连续5年增产;早稻增产已成定局,秋粮长势良好。主要经济作物产量平稳增长,棉花、糖料、蔬菜、水果产量连创历史最高水平。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生猪生产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呈现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渔业生产继续健康发展。积极调整农业生产布局,优势农产品区域化生产格局初步形成;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逐步增强。
(三)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2006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2007年,全国人大通过了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进一步明确了统筹城乡就业的重大战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按照统一部署,积极组织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等工作。2004—2007年,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就培训农村劳动力1230万人,其中85%以上实现了转移就业。同时,不断加强对农民外出就业的服务,加大拖欠农民工工资清理力度,积极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基本医疗和基本养老保险,解决农民工工资待遇低、子女上学难、劳动条件差等突出问题,农民外出务工环境明显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达1.26亿人,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为1.5亿,扣除重复计算部分,2007年农民工达到2.26亿人。
(四)切实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03—2007年,中央安排投资3000多亿元用于农业和农村建设。一是着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组织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大型商品粮基地、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等重大项目,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二是大力改善农村基本生活条件,2003—2007年,全国新建农村公路130万公里;大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了974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积极发展农村清洁能源,新增沼气用户1650万。截至2006年末,全国95.5%的村通公路,98.7%的村通电,97.6%的村通电话,97.6%的村能接收电视节目。
(五)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近年来,中央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村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一是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和教科书费,惠及近1.5亿名农村中小学生;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补助生活费,约1100万名学生受益。二是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截至2008年3月底,已经覆盖全国98.2%的县,参合农民达到8亿人。三是初步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452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四是基本建立了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实行了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
(六)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继续巩固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积极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并取得积极进展。全面推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农产品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不断扩大。积极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截至2008年4月,全国已有1000多万被征地农民被纳入社会保障制度。
三、当前农民增收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虽然农民收入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态势,但农民增收的基础仍比较薄弱,增收的渠道仍比较缺乏,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特别是今年以来,农民增收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实现全年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难度较大。
(一)城乡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近几年是我国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几年,但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5%,为1985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而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根本原因是农民收入基数低,同时受现有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从未来看,这种状况得到根本改善还需经过长期的努力,需从多方面采取措施遏制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
(二)农业生产比较效益持续下降影响了农民增收。受国际原油等原料价格上涨的影响,我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近几年大幅上涨。2004—2007年,全国稻谷、小麦、玉米三种粮食平均每亩总成本从395.5元增加到481.1元,增长21.6%,亩均净利润从196.5元下降到185.2元,下降5.8%。按目前价格测算,今年因农资价格上涨,农民种粮亩均支出比上年增加近60元。受饲料价格大幅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养殖业的成本也持续增加。另一方面,在确保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完全理顺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价格仍需一个较长的过程,稳定和提升农业生产效益的任务十分艰巨。
(三)农民外出就业增收难度加大。今年以来,受钢铁、建材等行业落后生产能力的加快淘汰、能源和各种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人民币不断升值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东部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出口企业成本不断增加、生产规模逐步压缩的情况。这些行业都是吸纳农村劳动力较多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导致这些地方农民工就业机会有所减少。据调查,今年上半年全国农村外出劳动力人数虽然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8%,增幅却下降了2.3个百分点。
(四)农业灾害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不可低估。近几年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重发,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造成了很大影响。今年年初以来,我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特大地震灾害,均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损失,对灾区农民收入影响极大。据农业部评估,南方遭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农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40多亿元。汶川地震损毁农田165万亩,农作物受灾481万亩,造成重灾区农业损失400多亿元。今年还是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偏重发生的年份,重大病虫害发生也呈偏重趋势,动物疫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增加了今年后期农业生产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大了农业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
四、促进农民增收的工作打算
今年农民收入要在去年基数较高、增速较快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难度很大。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积极争取农民增收势头不回落不放缓。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促进农业生产全面发展,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以确保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为目标,重点抓好“米袋子”和“菜篮子”生产。全面落实《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组织实施好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抓紧研究黑龙江、河南等粮食增产潜力较大地区的粮食增产规划和措施,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努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促进种粮农民增产增收。落实国家关于生猪、油料、奶牛的各项扶持政策,切实搞好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促进“菜篮子”产品稳定发展。继续推进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建设,不断优化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努力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和运销业,着力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二)强化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科技研发和应用,实施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切实加强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形成多元化农技推广网络。继续大力推动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积极推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认真组织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积极发展多元化农业服务组织,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三)加强和改善农产品市场调控,大力促进农民增收减支。继续完善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使种粮农民能够获得较多利益。逐步理顺农产品价格,兼顾消费者承受能力和生产者利益,使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加强农产品出口调控,完善农产品储备,防止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严格控制化肥及其原料出口,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力度,控制农资价格过快增长,努力稳定农业生产成本。进一步健全农产品信息发布制度,充分发挥市场信息引导生产、影响市场、服务农民的作用,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减少农民的市场风险损失。
(四)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着力构建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国家基本建设和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积极推进农业投入法立法有关工作,构建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夯实农民增收的基础。大幅度增加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将继续向粮食主产区倾斜,促进种粮农民的转移性收入不断增加。发挥财政和税收政策的杠杆作用,引导金融资本流向农村,创新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机制和发展模式。不断提高扶贫开发能力和水平,加快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进程。统筹研究支持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等财政金融支持政策,促进灾区尽快恢复农业生产,确保灾区农民收入不减少。
(五)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努力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引导和服务,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积极推动用工单位与农民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加快解决农民工工伤、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问题,引导农村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鼓励支持农民工回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创业。
(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农民增收的外部条件。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着重加强中小型农田
水利、中低产田改造、病虫害防控等方面的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进度,推进农村电气化建设和农村电网改造,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加快推进村庄治理,加快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推进农民筹资筹劳财政奖补政策试点,支持和引导农民开展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七)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环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持续加大对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农村环保等的投入力度。继续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继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增强农村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继续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努力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八)继续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减负提供体制保障。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引导农民依法以转包、转让等形式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增加农民的土地收益和财产性收入。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征地补偿机制和安置办法,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巩固税费改革成果,严防农民负担反弹。妥善清理化解乡村债务,重点化解农村义务教育的历史债务。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长期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大力加强农业法制建设,为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奠定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在此,我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表示衷心感谢。
当前农村改革发展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央决定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门研究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一定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相关文章
- 国务院关于“五五”普法工作情况的报告
- 国务院关于稳定物价工作的报告
-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2008年)
- 国务院关于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及灾后重建工作情况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报告的决议
- 国务院关于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三次审议稿)》修改意见的报告
-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修改意见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12部法律的修正案(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内务司法委员会关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国务院关于“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情况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修订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修订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修订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修订草案)》修改意见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决定(草案)》修改意见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对《关于授权国务院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国务院决定的试验区内暂时停止实施有关法律规定的决定(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草案三次审议稿)》修改意见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草案三次审议稿)》修改意见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草案五次审议稿)》修改意见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民政部关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关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关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外事委员会关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华侨委员会关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关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关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关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关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 关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代表提出议案处理意见的报告
-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法(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草案)》修改意见的报告
- 国务院关于2007年中央决算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07年中央决算的审查报告
-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
-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0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草案三次审议稿)》修改意见的报告
- 关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代表提出议案处理意见的报告
- 关于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内务司法委员会关于《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草案)》审议情况和修改意见的报告
-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草案二次审议稿)》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草案二次审议稿)》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关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草案)》修改意见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吴邦国委员长访问纳米比亚、安哥拉、南非和马尔代夫四国情况的书面报告
-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 吴邦国委员长访问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泰国三国情况的书面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改进渎职侵权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
- 国务院关于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的报告
- 国务院关于2008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08年中央决算的审查报告
-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 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 关于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 关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 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报告
- 国务院关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
- 国务院关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
- 国务院关于水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
- 国务院关于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情况的报告
-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