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港区人大代表对是次调研考察的有关提问、体会和建议
通过对上述实地考察和听取当地政府对水质保护的有关施政工作汇报后,代表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实事求是的态度,分别向当地政府提出保护东江水质一系列问题,亦得到当地政府积极的响应,当场作出解答,或阐述下一步改善的办法。
及后,代表们在11月7日于东莞举行初步考察总结会议,11月8日在深圳与省政府和深圳政府召开调研考察工作座谈会议。两次会议,代表们均围绕考察所见所闻积极发言,会议气氛热烈,表示「百闻不如一见」,「获益良多」,确信当地政府为此作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为全省包括香港人在内的四千万人能喝上卫生、安全的饮用水,表示由衷的感谢。
(一)提问
在是次考察活动中,代表们向当地政府共提出24条问题。提问结合了当地政府在实施东江水源污染防治的实际工作,主要有:
1、刘佩琼代表:广东省政府与供港用水公司—广东粤港供水公司的关系,如何确保该司供港水质和增加透明度以及利益摊分,以及各地在执行水源保护规定时,发给企业「污水合格证」的标准等;
2、王如登代表:对危险品污染东江的应急方案制订和措施;
3、范徐丽泰代表:东江水源(含跨省)的防污综合治理及东江流域水资源整体布局、综合管理和利用等;
4、罗范椒芬代表:如何解决人为排污的罚则较轻和执法不易等难题;
5、谭慧珠代表:广东省政府如何解决水源保护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及其相关激励机制;
6、黄玉山代表:全面提高东江流域各城镇防污工作能力,建立科学的水质监测手段,加大居民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力度。
(二)体会
考察团在11月8日下午与广东省政府环境保护厅、水利厅等有关部门举行座谈会,双方深入交换意见。代表们按考察所见所闻,认真思考,畅谈12个深刻体会,就进一步提高防污能力,积极献谋献策,代表们主要体会和建议有:
1、各地政府保护水质工作到位有成效成绩予以肯定
代表们无论在广州与省人大常委会和省政府有关单位座谈,抑或在河源、惠州、东莞和深圳四个城市实地考察中,均亲身感受到由上至下,由省委省政府至地方政府在保护环境方面和确保水源不受污染所作出的努力,成绩显着。使到「保护东江水源、造福子孙后代」、「整治环境、人人有责」不光是一句句激励的口号,更多是他们实际的工作共识和努力方向。其中:
(1)袁武、谭惠珠两位代表:在河源等四市考察中,四市政府如实执行广东省政府的有关要求,视保护好东江水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和「环保至上、生态优先」的发展思念。为此,制订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付出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以加强排污基础和污水厂等设备建设,加大整治河道、监测水质等工作的力度,出台环境保护和防止水质污染等法律、法规,逐步建立健全了东江水质保护体系,让东江流域四千万人喝上卫生和安全的饮用水。
此外,占港人生活用水总量75%的东深供水工程自2003年以封闭式管道输水形式全线改造以来,实现了「清污分流」。供水公司又强化管理,从根本上解决输水过程中水质污染问题,使供港水质得到进一步改善,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2类水质标准,代表们感到满意。
(2)吴亮星代表:他以「三心两意」高度评价各地政府和民间保护水源所作的努力:三心,一心是各地人员在行政执法上尽心尽力;二心是不断完善跨区保护水源和长期管理机制的决心;三心是供港水质优良让港人放心 ;两意,向全国人大和各地政府为保护水源作出的努力表达敬意和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