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香港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专栏>>履职活动

香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对东江水源污染防治工作调研总结报告

2011年2月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11-04-08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附件二:江西省保护东江源头水质的有关资料

一、东江源头水质概况

(一)地理位置

众所周知,东江水源头在江西省的安远、寻乌和定南三县,它流入广东的龙川、河源、东莞,再经「东深供水」工程注入深圳水库。从江西源头到广东,东江在江西境内流过总长度的十分之一,源区流域面积3,502平方公里,每年向珠三角输水29.2亿立方米。

(二)面对问题

东江源现正面对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矿山开发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资源退化,产生泥石流、掏空塌陷等灾害;二是耕地园地施用农药化肥、畜禽粪便排放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受酸雨和其它因素影响,该区域已程度不同地出现了土壤酸化现象;三是当地资源性工业企业的排放污染等。

二、省政府对保护水质的政策和措施

(一)基本政策

江西省政府高度重视源头生态的保护,今年5月在香港举行的研讨会上,该省吴新雄省长作题为《保护好东江源头水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书面讲话时表示,保护好东江源头的生态环境,对于确保下游喝上清洁、卫生的水,维护粤港地区饮用水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东江水是联系江西人民与珠江三角洲、香港700多万同胞的真情纽带。江西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东江源头的生态保护,并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

(二)水质保障措施

1、加强对东江源头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2003年江西省人大常委会颁发了《关于加强东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决定》。2004年江西省政府批转了省环保厅《关于加强东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实施方案》。

2、规划保护区纳入监管。2008年9月,省政府组织专门人员,经实地调查、多次论证、反复征求意见后,划定了「五河一湖」和东江源头保护区范围。

3、加强源头水环境和生态监管。在「五河」各设区市跨界水质交接处,设立了13个水质交界考核监测断面,其水质状况用于考核各设区市的水资源保护工作。

4、明确源头保护目标。2009年4月,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五河一湖」和东江源头环境保护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源头保护区中长期保护目标,要求各级政府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切实保护好「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生态环境,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加快发展。

5、认真制定和落实源头保护区奖励政策。为了调动源头区所在地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江西省政府先后在2008年和2009年,拿出5千万和8千万(总计1.3亿元)资金用于奖励「五河」及东江源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三、参考数据

(一)江西省人民政府网页;

(二)香港文汇报。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来源: 中国人大网 2011年4月8日
责任编辑: 王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