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立法质量是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的重中之重。现在,全社会对立法质量普遍关注,要求越来越高。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期盼,已经不是有没有法律法规,而是法律法规好不好、管不管用、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古人说:“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说的是立法要立良好的法律。如果立法先天不足,存在质量问题,执法、司法、守法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问题,甚至引起不良后果。立法质量直接关系法治的质量,越是强调依法治国,越是要注重提高立法质量。要始终把提高立法质量作为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的重点,在提高立法质量上下大功夫,努力使我们的法律立得住、行得通、切实管用。 [详细]
立法工作座谈会

李适时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协助常委会做好实施立法规划的督促工作。我们将认真履行规划、组织、协调、指导和服务职能,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督促工作。按照“任务、时间、组织、责任”四落实的要求,跟踪督促立法项目起草工作进程。我们将在立法工作会议之后向承担规划项目起草任务的单位了解四落实的情况...[详细]

陆浩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要不断提高科学立法水平。新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张德江委员长在立法工作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和新的要求,明确提出了加强立法工作组织协调,提高立法质量,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在立法中的作用,做好立法宣传和舆论引导,开展立法项目论证工作等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的要求...[详细]

宋大涵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在法律草案的审查修改过程中,法制办要征求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和法工委的意见。对于涉及的重大问题和较大意见分歧,要及时向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和法工委汇报、沟通。草案报请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前,法制办的分管办领导要就草案的主要内容向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和法工委汇报。[详细]

黄龙云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我们注重在地方立法中坚持走群众路线,努力拓展公众参与立法的新渠道,制定完善了立法公开、立法论证、立法听证、立法评估、立法咨询专家等五个方面的立法公开制度,要求每项法规都按照“六个必须”的要求开展工作:必须开展立法调研;必须征求在我省的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的意见;必须上网公开征求意见;必须开展立法听证或论证;必须进行表决前评估;必须征求立法咨询专家意见...[详细]

在新的起点上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工作

适应深化改革需要,加大法制保障力度。陕西的发展已经进入上升通道,积极制定加快经济转型的法规,对于确保陕西改革发展沿着法治化轨道进行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把目光投射在矿产资源管理、财政预算和收支情况审计监督、保障性住房、金融投资等重点领域和行政管理、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等方面,积极为改革提供立法支撑。[详细]

加强地方立法工作 推进法治湖北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立法为民,是做好地方立法工作的根本宗旨。在立法工作中坚持走群众路线,运用群众立场、观点和方法,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是做好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的关键。现阶段,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期盼,已经不再是有没有法,而是所立之法好不好、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详细]

认真编制五年立法规划 为建设“法治完善”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法律法规要得到良好实施,必须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同。我们认为编制工作本身就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良好契机,努力提升编制工作的公开性,在扩大公民参与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一是加强新闻报道,提高规划编制工作的透明度。在四个多月的编制过程中,常委会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详细]

围绕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奋力推进军事立法工作创新发展

不断完善立法工作机制,着力提高立法质量。积极探索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途径和方法,坚持法制工作部门提前介入重要法律法规起草的有效做法,加强对立法重点难点问题的调研论证,拓宽征求专家学者、部队官兵意见的渠道和方式,探索建立立法评估机制。制发《军事立法技术规范》,提高军事立法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详细]

加强财税立法 深化财税改革

在财税立法过程中,将严格遵循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原则,探索建立立法项目成本效益分析和立法后评估制度,使法律制度更加科学合理,更具可行性。健全公开征求意见制度。通过实地调研、公开草案征求意见稿、座谈会、论证会等方式广泛听取意见,充分沟通协调,收集整理、分析研究、透彻理解不同社会群体不同的期待和诉求,寻找最佳的利益平衡点。[详细]

大力做好教育立法工作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的法制基础

推进科学立法。立法中涉及到行政审批、重大制度建设和社会公众利益的,要深入调查研究,加强合法性、必要性和合理性论证,必要时召开听证会。充分发挥教育领域的人才优势,发挥专业人才在教育立法中的作用。注重研究国外的成功做法、经验和模式。采取相应方式发挥人大代表在立法中的重要作用。[详细]

  第一类项目:条件比较成熟、任期内拟提请审议的法律草案(47件)

  法律名称 提请审议机关或牵头起草单位

  1.立法法(修改)        委员长会议

  2.人民法院组织法(修改)   全国人大内司委

  3.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修改)  全国人大内司委

  4.商标法(修改)        已通过

  5.专利法(修改)        国务院

  6.著作权法(修改)       国务院

  7.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   已通过

  8.证券法(修改)       全国人大财经委

  9.行政复议法(修改)      国务院

  10.职业教育法(修改)      国务院

  11.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改)  国务院

  12.公共图书馆法         国务院

  13.基本医疗卫生法        国务院

  14.食品安全法(修改)      国务院

  15.药品管理法(修改)      国务院

  16.中医药法           国务院

  17.土地管理法(修改)      已提请审议

  18.环境保护法(修改)      已提请审议

  19.水污染防治法(修改)     国务院

  20.大气污染防治法(修改)    国务院

  21.土壤污染防治法       全国人大环资委

  22.野生动物保护法(修改)   全国人大环资委

  23.军事设施保护法(修改)   国务院、中央军委

  24.人民防空法(修改)     国务院、中央军委

  25.国防交通法         国务院、中央军委

  26.预算法(修改)        已提请审议

  27.增值税法等若干单行税法    国务院

  28.税收征收管理法(修改)    国务院

  29.粮食法            国务院

  30.种子法(修改)        全国人大农委

  31.资产评估法          已提请审议

  32.航道法            国务院

  33.电信法            国务院

  34.森林法(修改)        国务院

  35.标准化法(修改)       国务院

  36.广告法(修改)       国务院

  37.中小企业促进法(修改)   全国人大财经委

  38.铁路法(修改)        国务院

  39.旅游法            已通过

  40.红十字会法(修改)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

  41.社会救助法          国务院

  42.慈善事业法         全国人大内司委

  43.安全生产法(修改)      国务院

  44.矿山安全法(修改)      国务院

  45.特种设备安全法        已通过

  46.刑法修正案          委员长会议

  47.行政诉讼法(修改)      委员长会议

  第二类项目:需要抓紧工作、条件成熟时提请审议的法律草案(21件)

  法律名称 提请审议机关或牵头起草单位

  1.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   委员长会议

  2.海洋基本法          国务院

  3.商业银行法(修改)      国务院

  4.期货法           全国人大财经委

  5.电子商务法         全国人大财经委

  6.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修改) 国务院

  7.现役军官法(修改)      国务院、中央军委

  8.社区矫正法          国务院

  9.看守所法           国务院

  10.海上交通安全法(修改)    国务院

  11.电影产业促进法        国务院

  12.文物保护法(修改)      国务院

  13.核安全法          全国人大环资委

  14.反不正当竞争法(修改) 国务院

  15.发展规划法          国务院

  16.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改)    国务院

  17.矿产资源法(修改)      国务院

  18.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法 国务院

  19.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  全国人大环资委

  20.反家庭暴力法         国务院

  21.刑事被害人救助法       委员长会议

  第三类项目:立法条件尚不完全具备、需要继续研究论证的立法项目

  包括财政税收、国家经济安全、行业协会商会、社会信用、航空、航天方面的立法项目,强制执行、陆地国界、机构编制、国际刑事司法协助、行政程序方面的立法项目,网络安全、广播电视传输保障、文化产业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方面的立法项目,农村扶贫开发、学前教育方面的立法项目等。

  (新华社北京10月3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