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旗帜——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述评“道路篇”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11-06-24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驰骋在合(肥)徐(州)高速路上,金灿灿的油菜花、绿油油的小麦田、波光粼粼的淮河水,皖东农村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安徽凤阳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丁俊正忙着在村口的公路边协调更换路牌。指着进村的水泥路,他说:“全村老少一起动手修的这条路,是小岗人的二次创业之路。”

    30多年前,小岗村18位农民以按手印的方式立下生死状,首创农业“大包干”,拉开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冲破小农意识束缚,走现代农业之路——当年“大包干”带头人之一的严金昌颇为感慨:“村党委带着大家走富裕之道,这正说明‘大包干’精神是改革创新精神。”

    如同小岗村成为当代中国改革的缩影,一条普通小道昭示着新的征程——

    这是一条蜿蜒曲折的田间小道,一头连着江西省新建县拖拉机配件修造厂,一头连着南昌步兵学校。文化大革命中,邓小平受到错误批判,被下放江西。从1969年10月到1973年2月,在这条1.5公里长的小道上,邓小平走了三年零四个月。

    走在“小平小道”上,邓小平深思的却是一个事关重大的问题: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应该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数年后——由这位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描绘的蓝图,在中国大地全面铺开。历经艰难曲折的中国,向世界打开大门,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正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的《复兴之路》展览,真实再现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不断追求独立与富强的曲折道路。

    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唐福发参观后心情难平:“置身其中,才明白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来源: 新华网 2011年6月23日 责任编辑: 李杰
print  close  to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