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政府预算报告2015
政府预算报告是对政府预算的概括、提炼和说明。财政部受国务院委托向代表大会报告上年预算执行和本年度预算安排情况,既是对预算草案的关键数据、主要财税政策和代表所关注的信息做出说明,同时也是对政府政策及其工作的解读和宣讲。作预算报告既有利于帮助代表更好地阅读和理解预算,也有利于争取代表赞同和支持政府提出的方针政策。

2015年预算报告都有哪些新特点?
修改后的预算法对政府预算草案和预算报告的内容提出了许多具体要求。为了使预算草案、预算报告更加易读、易懂,使更多的人大代表能够看清楚、看明白,便于审议审查,2015 年政府预算报告从框架到内容,都有许多重要改进。
第一,报告了全口径预算收支情况
2015年的预算编制和工作安排,贯彻落实了预算法有关规定,并在预算报告中予以充分体现。比如,按照预算法第五条规定,完整报告了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收支情况;对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之间的衔接情况作了说明,将地方教育附加等11项政府性基金转列一般公共预算,将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比例比上年进一步提高。
第二,通篇贯穿改革红线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报告既从预算管理制度、税收制度和财政体制三个方面反映了过去一年财税改革取得的成效,又提出了2015年财税改革的重要举措。同时,在报告上年预算执行情况和今年支出政策时,突出了农业、科技、养老、教育等重点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情况。
第三,全面报告上年人大决议落实情况
预算报告中,从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严肃预算执行、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建立健全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严肃财经纪律五个方面,逐条对照梳理,比较详尽地报告了落实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预算决议的情况,体现了人大批准预算的法治性、权威性和严肃性。
第四,增加对支出和政策分析的内容
预算报告在报财政收支大账的同时,加强了对支出和政策的分析解读。如在报告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时,增加了对财政收入增速放缓、财政运行面临困难的分析;用事实和数据反映积极财政政策的运行效果。在报告2015年预算安排时,从适当扩大财政赤字规模、进一步实行结构性减税和落实普遍性降费、加大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力度、保持一定的政府投资规模并发挥好引导作用四个方面,清楚地解释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的要求;突出了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和就业、医药卫生、农业、生态环保等方面的支出政策,对政策的制定依据、支出标准和重点支出安排,作了比较具体的说明。
第五,认真回应社会关切
结合人大代表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建议,报告对转移支付结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财经纪律松弛等问题不回避、不遮掩,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安排。对2015年财政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整合情况作了说明,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进一步减少到100个左右。明确提出从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债务举借机制、建立和完善债务管理机制、妥善处理存量债务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三个方面,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从继续开展专项治理、提高政策信息透明度、加强财政部门内部控制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的措施。
第六,力求通俗易懂
努力改进文风,尽可能做到行文朴实简洁,使报告更接地气。对一些必要的专业性表述,通过后附名词解释加以说明。加强报告与草案的衔接,做到既相互衔接,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责任编辑: 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