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云南 > 新闻报道

完善边境管理 促进临沧发展

来源: 临沧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10年06月25日 10:02

  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推进我国陆上开放、提升沿边开放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临沧地处云南西南开放的最前沿,在云南“桥头堡”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临沧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有利时机,提出了“把临沧建设成为云南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前沿窗口”,更加凸显了临沧在参与云南对外开放战略中的积极姿态,我们必须继续坚持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全面建设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的新临沧。

  临沧市地处滇西南边陲,澜沧江、怒江两大水系环抱其境,拥有国土面积2.4万平方千米,国境线长290.79千米。临沧是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是亚洲最具特色的水电基地,是中国佤文化的荟萃之地,是云南最大的蔗糖生产基地,是昆明通往缅甸仰光最便捷的陆上通道。这是我们的基本情况,也是我们在“前沿窗口”建设中的优势。要建设更加开放的新临沧,就必须充分利用好这些优势,建设和改善边境管理环境,把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发挥优势,做好服务。要充分发挥临沧的区位优势,在省政府与海关总署签订备忘录的基础上,就加快口岸建设问题认真调查研究,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外贸进出口快速增长。重点要解决好服务口岸、化解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风险问题。积极研究边境贸易区建设问题,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工作措施,为争取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打好基础。要在跨境经济合作区未能获批之前,充分借鉴其他边境地区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边境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摸索出一套符合临沧实际的边境经济发展新路子。

  二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宽放活边境管理区域。把临沧市整体作为一个对内对外开放的边境地区进行管理,以更加灵活的措施促进人流、车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经济效应在临沧得以充分展现,进而推动临沧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好边境一线有搞活经济的政策条件,但缺乏搞活经济的基础条件,而内地县(区)则相反的规律性反差,利用自然法则实现全市大开放、大繁荣、大发展。

  三是树好形象,促进发展。以实施口岸“大通关”、建设口岸“新形象”为目标,不断加大建设力度,抓好孟定清水河口岸、南伞口岸的规范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提升通关速度,增强通关能力。要继续完善清水河口岸和南伞口岸的建设,加快沧源永和口岸的联检楼建设,从建设开放型口岸、经济贸易型口岸、旅游服务型口岸等方面统筹考虑,配套建设口岸基础设施,强化服务功能,为中缅边境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是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水平。要结合市委提出“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的总体要求,创新机制,改善服务机构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增强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有针对性地解决窗口岗位存在的问题,着力解决个体素质不高,整体服务水平不高,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五是进一步规范出入境审批办证程序。根据《云南省因公临时出入边境审批及持用边境通行证有关事项的规定》,结合临沧对外交往实际,凡属我市公民因公、因私临时出入边境的人员审批办证,市外事办、市公安边防支队要形成联合工作机制,按照不同层级的人员出入境的不同要求,坚持一个窗口对外,一次性办理出入境手续,提高办事效率,方便出入境人员,以服务促人流,以人流带物流,形成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良性互动和发展。

  六是强化出入境管理。对市内出入境人员从相应口岸(通道)出入境,镇康、沧源、耿马3个边境县从指定口岸(通道)出入边境,因公需要从外州市口岸出入境的,报市外办审核后,报省外办审批并商省公安边防总队通知当地口岸公安边防检查机关验讫放行的规定,虽然给管理机构的工作带来了方便,但对于出入境人员来说是极不方便。这就需要加强口岸间的联动工作机制,做好与省级涉外部门的工作衔接,加强与周边州市的协调沟通,力争做到市内人员出入境,在办完证件后,可以从市内三个口岸中的任何一个口岸出境和入境,市外人员通过我市口岸出入境的,只要持有合法证明,应允许出入境。争取我市出境人员,持合法有效证明,可以通过省内其他相邻州市的口岸入境,从而,把口岸的“通关”变成“通道”,促进口岸经济快速发展。

  七是以产业发展保障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抓住云南旅游综合改革试点机遇,创新旅游发展模式,充分利用边境优势,进一步开拓旅游市场。要结合市委、市政府提出“把临沧建设成为云南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前沿窗口”的总统要求,做好基础工作,同时加强与国家和省级相关部门的汇报衔接,按照“区域联动、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要求,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争取开通临沧的边境旅游线路,探索跨境旅游发展路子。

  八是谋划项目,支撑发展。要充分利用好中央和省高度重视边境地区稳定工作的有利时机,从处突维稳的角度,认真谋划我市的口岸基础设施建设、边境民族地区的产业建设、昆明━孟定国际大通道建设、云南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建设、边境卫生防疫、环边境旅游线建设等方面项目,以此支撑临沧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编 辑: 杨胜万
责 编: 杨胜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