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云南 > 新闻报道

临沧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对临沧市旅游文化招商引资项目情况的督查报告

来源: 临沧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10年06月22日 15:21

  根据《中共临沧市委 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沧市级领导督导主管督查推进2010年度“三个一百”和重大项目重要工作推进工作方案〉的通知》和《临沧市人大常委会班子2010年度“三个一百”和重大项目重要工作督查方案》的要求,市旅游文化招商引资项目由市人大常委会进行督查,为切实推进项目顺利开展,2010年5月17日,市人大常委会金建副主任带领选联工委有关人员对该项目进行了第一次督查,督查采取听取汇报的形式进行,现将督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前期工作情况

  招商引资是临沧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推动旅游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做大做强旅游文化产业的必由之路。为着力打造“世界佤乡·中国临沧”旅游主题形象和最具民俗文化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市委二届八次全会将旅游文化招商引资列为推进“三个一百”的重大工程。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将旅游文化招商引资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发展环境,各部门思想统一,齐心协力,配套联动,形成合力,旅游文化招商引资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组织机构健全,营销推介有力

  为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推进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市旅游局于2010年1月16日成立了由市旅游局、文化局、国土局、建设局等部门组成的临沧市旅游文化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旅游文化招商引资工作的领导。抽调相关工作人员组建项目办对全市旅游文化项目进行认真梳理,策划、包装、遴选23个关联度大,拉动力强的项目进行推介。这批项目涵盖面广,除景区景点外,还包括旅游地产、温泉开发、宾馆酒店、旅游餐饮、旅游商品、旅游基础设施等新兴旅游项目。

  3月18日,市旅游局在佤赛酒店召开旅游文化项目推介会,邀请了50多位在临各大商会负责人和部分企业家参会。会上,向参会的企业家详细介绍了临沧旅游资源、投资环境、旅游项目等。得到了参会企业家的认可,表示要加强联系接洽,把临沧旅游项目推介给更多的商家,参与到临沧旅游资源开发中来。

  在世界云南同乡会上,双江鸿如野生古茶群落开发有限公司与双江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双江世界古茶谷旅游景区合作开发项目协议,协议资金8.1亿元。

  此外,市旅游局还采取走出去的方式,于5月1日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期间,进行项目推介。积极与组委会接洽参与,在推介会上向参会客商发放临沧旅游项目推介资料,积极向客商推介临沧旅游项目。

  (二)跟踪服务到位,目标落实有效

  目前全市有旅游招商引资在建项目7个,分别是临沧茶文化风情园二期、凤庆庆龙大酒店、耿马地雅天鹅湖宾馆、永德绿洲大酒店、沧源东方毅佤王大酒店、镇康澡堂坝原生态温泉康疗中心、世外沧源·世界佤乡旅游开发项目。这些旅游项目是我市打造和提升旅游品牌,增强旅游经济的整体造血功能,提高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强大支撑。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项目的跟踪服务,每个在建项目均有服务专门队伍,随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了解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及时给予协调解决,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今年1——4月,招商引资旅游项目已完成投资0.9亿元,完成目标任务45.5%;争取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500万元(核心景观湖),完成任务50%。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招商引资前期工作经费不足

  招商引资任务下达到行业主管部门,这对于整合资源、捆绑招商、联合招商,无疑是很好的办法。但因工作经费不到位,没有条件走出去邀商推介,请进来考察选择投资项目。

  (二)在建项目进展缓慢

  全市开工建设的7个招商引资项目中,临沧茶文化风情园二期、镇康澡堂坝原生态温泉康疗中心、世外沧源·世界佤乡旅游开发项目进展缓慢,推进困难。主要的原因是建设主体自有资金实力弱,融资难度大,再加上旅游投资回报期长,市场弹性大,用以商招商的办法也难找到投资伙伴。

  (三)招商引资环境需进一步改善

  临沧属旅游欠发达地区,旅游市场尚未形成规模,处于低端状态,发展旅游业在我市干部群众中还没有形成共识,支持和服务旅游业的氛围尚未形成,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的意识不浓,部门之间还存在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的现象,软环境还不优。旅游项目投资大、回收期长,投资风险较高,形成了投资商对项目把握的难度,加之没有市场主体和融资平台,招商引资难度较大。

  三、下步工作建议

  旅游产业是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是第三产业关联度最高的综合性产业,它涵养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旅游业每直接就业1人,相关产业就可以新增5个就业机会,旅游产业每直接增加收入1元,可拉动相关产业增收4.5元。大力推动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有利于我市各种资源优势加速向经济优势转化,在更大程度上拓宽经济发展空间,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培植一系列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打造旅游精品离不开强有力的资金项目支持,更离不开招商引资工作,因此,我市要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部门联动、各方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方针,以项目为核心,以开放换投入,以资源换资金,以引进促发展,以环境引 客商,切实树立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观念,坚持旅游招商一事一议、一事一策,实现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旅游项目、旅游产品、旅游精品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新突破。

  (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投融资体系

  我市的旅游业尚处在发展初期,也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主要还是要靠政府的主导。要发挥政府资金对旅游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有效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一要设立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市财政要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支持力度,设立政府旅游产业发展基金 ,每年切块安排资金用于旅游项目规划设计、重点项目论证、项目招商、贴息补助和教育培训等。二要建立社会资本投入机制。积极引导非公经济进入旅游产业,除法律禁止的领域外,旅游业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积极培育一批旅游龙头企业,对已开始进行旅游行业的企业项目给予资金扶持、政策税费优惠,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针对旅游项目前期投入大、回报期长的特点,支持市外企业通过投资、兼并、参股、收购等方式开发我市旅游资源,经营旅游业务,建立积极合理的投资回报机制。三要成立市旅游投资公司。建立一个为旅游业服务的资本平台,能够为不同的资本找到一个最适合他们的风险最小的介入点,为资本的进入和退出提供通道,为投资商不同时段的投资要求提供多种选择。因此,建议尽快组建市旅游投资公司,作为市场化开发主体,构建旅游产业开发融资平台。

  (二)进一步优化旅游文化招商环境

  环境是招商引资的第一竞争力,要实现旅游文化招商引资新突破、大提升,必须在优化环境上下功夫、做文章。一要打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在落实好现有招商引资各项政策在基础上,不断完善旅游区的招商政策,便其更加灵活、更加优惠、更具吸引力。对一些大型企业、知名企业和发展潜力大、拉动作用强、经济社会效益好的项目,坚持特事特办,最大限度给予优惠,增强对大项目的吸引力。二要打造高效的服务环境,在全社会营造亲商、惠商的深厚氛围。要把服务贯穿到整个招商引资中,做好项目的跟踪服务,从项目洽谈、立项、土地流转、群众工作到项目建设、生产经营等方面,提供全程的“保姆式”服务,保证项目顺利建设,促进项目早日投产,早日为我市经济发展作贡献。三要打造平安的社会环境,扎实推进平安临沧建设,加大对不正之风的打击力度,确保社会稳定。坚决杜绝乱搭乱建、影响旅游区开发建设、干扰项目施工等行为,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环境。

  (三)要进一步加强项目储备

  要按照竣工一批,在建一批,开工一批,推介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形成良性循环的项目机制,增强招商引资的可持续性。旅游业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后劲所在、希望所在,要按照突出主旋律、提高执行力、增强凝聚力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三个一百”的目标任务,真正把旅游文化招商引资工作提到更新的高度,集中力量,群策群力,切实把旅游业培育成我市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编 辑: 杨胜万
责 编: 杨胜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