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王勇超代表:应对博物馆给予重点支持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10-04-30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国人大网讯 429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全国人大代表王勇超列席会议说,应把博物馆作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门类之一,给予重点支持。

王勇超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作为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文化名片和标本的博物馆,也正在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从文化事业向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转变,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们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积极发展博物馆事业,充分利用博物馆丰厚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既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博物馆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应把博物馆作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门类之一,给予重点支持

他认为这样做有以下几方面理由。首先,通过分析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可以看出,在加强博物馆公益性建设同时,发展博物馆行业文化产业是完全必要的。一是目前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无论从品种还是门类、层次,还是深度上,都不能完全满足经济社会大发展时期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现在供需不协调的矛盾比较突出,这其中既有供给总量不足的矛盾,也有因文化产业在市场开发方面仍存在观念上的束缚而带来的“结构性短缺”矛盾。二是长期以来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存在“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使文化事业发展相对滞后;而在产业发展上,经济资源更多地投向工业、农业等物质产品的生产中,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明显存在底子薄、基础差的问题,与人们的新期望和新要求之间有较大差距。不少地方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缺乏规划引导,致使资源分散、同质竞争,有的甚至偏离发展方向,致使文化产业整体上存在“软、小、散、滥”现象,缺少强大、集约、高品质的品牌。三是投入不足与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文化产业具有投入小、带动性大的优势,且低碳环保,符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而精神文化产品消费又是超出基本生存的消费,是高级消费,符合当前居民消费升级的要求,理应成为拉动内需最重要的关注点。但现实中投入不足,尤其是政府投入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基于上述分析,他认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在着力解决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的同时,更加重视挖掘和利用各种文化资源,特别要充分利用好博物馆这一优势资源,以生产出更多适应人们需要的高品质精神文化产品。

他说,从我国博物馆发展现状看,无论是地区性的还是国家级的,无论是专题性的还是综合性的,众多的博物馆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资源宝库。应该成为我国文化建设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在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发挥它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而这个作用的发挥是完全可以通过转变博物馆发展方式、转变文化传播方式来实现的。这个转变就是要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相结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它不仅有利于将博物馆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也有利于调整文化产业内部结构、丰富文化旅游新产品。特别是不少博物馆本身就是全国乃至世界性的旅游目的地,自身的影响力已具备做成文化产业名牌的优势,完全可以以博物馆文化提升旅游业、以旅游业传播博物馆文化。因此,建议国家在制定“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时,将博物馆文化产业作为一个特别门类,作为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在《文化产业促进法》的起草中,应写入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内容。其次,民办博物馆作为改革开放后我国博物馆事业的新生事物,适逢盛世,政府应在这个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给有影响、规模大的民办博物馆以重点支持,包括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帮助民办博物馆做大做强。特别是成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民办博物馆,更应得到重点扶持和支持。只有这样,民办博物馆才能在发展文化产业中有后劲、有竞争力,才能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来源: 中国人大网 2010年4月30日
责任编辑: 向航
相关文章
孔令人代表:厚实的文化事业是文化产业的出发点
唐天标等委员提出采取措施推动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高洪等委员说文化产业发展应面向基层,面向农村
赵可铭:发展文化产业要坚定指导思想,重视领军人物培养
王佐书:文化产品有“质量”文化产业才能“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