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云南 > 新闻报道

深入了解税源结构状况 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形势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到省国税系统进行工作调研

来源: 云南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10年05月10日 09:52

  2010年4月20日,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组成调研组,在赵新黔主任的带领下,深入我省国税系统,对国税税源结构状况、今年税收计划安排及一季度税收收入完成情况进行调研。省国税局李鸿文局长向调研组详细介绍了省国家税务局的基本概况、近三年全省国税建设情况、2010年税收计划安排情况和今年一季度税收收入完成情况,并陪同调研组到昆明市盘龙区、五华区国税局进行实地调研。

  通过调研,调研组了解到,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的冲击,以及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全省国税收入1-5月持续下滑,6月份企稳回升时,国税系统顺势而谋,依法治税应收尽收,最终实现全年国税税收收入900.08亿元,同比增长4.44%,增收38.24亿元,圆满完成了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下达的收入任务。

  从去年我省国税的收入构成来看,国税收入具有以下四个显著特点:一是产业结构单一,烟草税收一支独秀。2009年全省烟草工商企业实现“两税”(增值税和消费税)498.43亿元,实现企业所得税50.83亿元,两项合计549.26亿元,占全省国税收入总额的61.02%。剔除烟草税收后,我省其他税收为350.82亿元,占全省国税收入总额的38.98%。二是消费税所占比重较高2009年,全省实现消费税363.54亿元,占全省国税收入总额的40.39%,占全国消费税总额4761.21亿元的7.64%,消费税总量位居全国第二。三是企业所得税税收总量小、集中度高。2009年企业所得税完成109.6亿元,占全省国税收入总额的12.18%,且主要集中在烟草工商业、通信、石化等垄断行业。四是地区间税收差距较大。2009年昆明、玉溪、曲靖、红河、大理、楚雄、昭通7个市(州)国税收入达831.22亿元,占全省国税收入总额的92.35%,其余9个州市国税收入68.86亿元,仅占7.65%。

  近年来,云南国税始终坚持把促进发展、服务发展作为国税工作的第一要务,充分发挥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和实施宏观调控重要杠杆的职能作用,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和困难,使各项税收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一是组织收入年年上新高。2006年以来,全省国税系统累计组织收入3084.49亿元,年均增幅达到14.96%;2009年,国税收入突破900亿元(不含海关代征,下同)。二是依法治税得到全面推进。省国税局深入贯彻《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示范单位”试点工作,对1688件税收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审查;深化改革税务行政审批制度,审批项目精简率达到26%,审批时限压缩了1/3以上;全面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管理考核,执法水平显著提升,被省委授予“依法治省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三是各项税收政策落实到位。认真宣传落实各项税收政策,确保国家各项税收宏观调控措施落实到位;贯彻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了我省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各类财政返还等税收政策调整问题积极调研,出台和落实一系列强化管理的措施,有效防止了税收的流失。四是税收秩序明显改善。通过实施分级分类稽查、专项检查、大要案查处,强化了稽查能力,推行查前告知制,改善和整顿了税收秩序。近三年来,共查处大要案259件,涉案税额7.34亿元,追缴入库税额、滞纳金、罚款共计2.1亿元,收缴各类假发票268万份。五是纳税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省国税局积极打造“阳光国税”服务品牌,广泛开展 “送税法上门”活动,认真落实“两个减负”要求;全力构建纳税服务信息化应用体系,开发运用“云南省国税局对纳税人电子服务平台”,推行银行储蓄扣税、银行网点申报、大厅实时扣税等多元化申报方式;逐步推行“异址同城申报”,开发应用网上办理税务登记系统和网上发票申购系统,网络申报、实时扣税等税收征缴方式已全面覆盖国税征管的三大主体税种,办税流程和拓展办税服务厅功能明显优化,有效提高了征税效率和降低了纳税人办税成本。昆明主城区目前86.98%的纳税人实现了网络申报。六是信息化建设步伐持续加快。近年来,省国税局结合我省实际,大力整合信息化资源,优化设备应用水平,拓展完善了征管数据监控分析手段,研制开发了“云南国税数据监控分析系统”,成立了“云南省国税局数据技术支持中心”,开展网络系统应急事件演练,完成了云南国税门户网站的升级改版工作;完成云南省国家税务局数据处理中心、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全省广域网扩容改建和网络教育培训系统等项目的建设应用,在全系统推广应用网络版财务管理软件、档案管理软件,启动财税库银税收收入电子缴库横向联网工作,开发应用自动记账软件和重点税源网上直报系统,机关工作效率显著提高。七是独特的国税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近三年来,省国税系统围绕“以国为根、以税为业、以人为本、以学为乐、以绩为真、以廉为荣”的云南国税文化核心理念,突出“文化铸就灵魂,和谐凝聚人心”,不断挖掘和丰富国税文化内涵,构建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国税文化体系。

  2010年,国家税务总局下达我省的全年国税收入计划为980亿元(不含海关代征),同比增长9%;省政府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确定今年全省国税收入必须确保960亿元,同比增加59.92亿元,增幅6.66%。今年一季度,全省国税税收收入完成247.61亿元(不含海关代征),比上年同期增加45.96亿元,增幅22.79%;一季度完成省政府年度全口径计划960亿元的25.79%,快进度0.79个百分点。

  从今年一季度国税收入情况看,我省国税呈现四个明显特点:一是税收连续3个月实现增长。1、2、3月税收增长率分别为5.54%、39.12%和11.32%。二是增值税、消费税和企业所得税三大主体税种增长明显。一季度增值税、消费税和企业所得税分别入库108.81亿元、91.65亿元和16.68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9.40%、34.51%和23.10%。三是全省16个州市税收收入全部增收。一季度,我省16个州、市国税收入全部正增长,主要税源地昆明、曲靖和玉溪增长率分别为14.40%、10.09%和27.97%;增幅较高的有怒江219.26%、临沧90.87%和昭通69.15%。四是12个重点行业增值税税收8增4降。卷烟、建材、钢材、有色金属、专用设备、煤炭、商业批发和零售等8个行业的增值税实现增长。化工产品、交通运输设备、电气器材和电力行业增值税下降。

  通过调研分析认为:2010年将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形势十分复杂的一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难度增大,虽然首季度实现了“开门红”,但是我省百年不遇的持续旱灾,给全省国税收入任务的顺利实现带来压力。从经济环境来看,今年虽然经济走出危机影响的低谷较为明显,但我省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牢固,经济运行中的新老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除两烟中央从税源上为税收持续增长提供了保证外,电力、矿产品以及停产企业效益在严重旱灾的影响下,税收收入有所减少;国税宏观税负及税收收入弹性将持续低位水平。从政策环境来看,结构性减税政策已经制度化,随着经济的稳定增长和企业经营状况的进一步好转,企业增加投资购买设备扩大生产的可能性较去年更大,固定资产抵扣的增加将带来国税税收收入的减收;去年部分重点税源企业所得税由按季预缴改为按月预缴,今年汇算清缴收入预计同比将大幅减少;卷烟消费税政策调整从去年6月开始实行,预计今年将增加国税收入10亿元左右;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政策调整的影响,储蓄存款个人利息所得税将继续呈减收态势。从征管环境来看,去年全省国税稽查实现查补收入13.32亿元,比上年同期(不含自查数)增收10.47亿元,增长367.52%。预计今年稽查查补收入增幅预计将下降。

  调研期间,省国税局李鸿文局长也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工作建议:一是紧紧抓住中央高度关注云南旱情的大好时机,建议有关部门积极向中央争取解决“税收政策和征管工作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税收政策的调控效果及税收征管措施的落实难度在云南显得尤为明显。建议省人大向积极全国人大反映,在制定财政预算收入的相关法律法规时,要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在不影响税法统一性、不违背垂直管理部门总体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不搞“一刀切”,使财政预算收入的相关法律法规更具操作性。受旱灾的影响,今后我省将加大水利、水电建设力度,不远的将来电力税收将成为我省新的一大的税源支柱。所以,建议我省有关部门,积极向中央反映,争取能加快税收分配问题的调整,能将消费税、车购税等中央税设为共享税,以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二是希望地方各级政府能将对国税部门的资金支持纳入预算管理。国税部门属于中央垂直管理,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在经费开支方面出现的压力日益突显。目前,国家税务总局下拨我省国税系统的经费一直以2006年的经费数量为标准,造成全省国税系统人均经费水平逐年摊薄,总局每年下拨的资金仅够九个月的支出,不足部分均由省政府补贴。建议将地方政府对国税部门的资金支持纳入政府预算,实现规范管理。三是进一步加大税务部门对地方工作的参与度。目前,全省税务系统共有干部职工27663人,而全省税务系统目前仅有省人大代表1名。税务部门作为地方的经济管理部门和宏观调控部门,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建议省委、省人大能适当考虑增加税务干部职工在省人大代表中的比例,以进一步提高国税部门对地方工作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赵新黔主任代表调研组对我省国税部门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对进一步做好税收工作提了四点建议。她说:税务机关是重要的宏观经济管理和组织财政收入的部门,承担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国税是财政的主要渠道,是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从今年一季度税收进度情况来看,总的情况很好,但也要采取积极措施防止和化解可能出现的前高后低的税收局面,确保省人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建议国税部门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抓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大税法宣传力度。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让税法深入人心,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税收工作;要把税法宣传工作同日常税收征管结合起来,让纳税人及时了解掌握新的纳税政策和法规,营造依法治税的和谐环境。二是进一步树立税收经济观。要牢固树立税收经济观,力求税收总量与经济总量相协调、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协调、税收政策导向与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相协调,确保实现经济与税收的良性循环,确保税收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三是进一步强化税收依法征管。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规范执法管理,严格依法征管,保证各种税收应收尽收,保障税收及时足额入库。四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好税收优惠政策。要认真落实中央为促进经济平衡较快发展出台的各种税收政策,积极运用税收政策支持和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切实发挥税务政策在维护社会和谐、促进经济发展、服务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赵新黔主任还代表预算工委表示,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将认真履行职责,将支持融入监督之中,适时组织税收执行情况的检查,确保税收征管方面的法律法规在我省得到全面贯彻实施。

  调研期间,预算工委和省国税局还就双方如何建立顺畅有序的沟通协调机制达成共识。

  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贾宝强、马春文和综合处的同志参加调研盘龙区区委书记刘云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跃林、区长吴涛和五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昆华、纪委书记凡群、副区长缪丹等领导陪同参加了辖区的调研活动。

图片1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领导听取汇报

图片2省国税局李鸿文局长作汇报

图片3省国税局党组“一班人”参加汇报

图片4—9 调研组召开座谈会了解情况

图片10—13调研组深入基层办税服务大厅查看窗口建设情况

  (范之能、高海鹏/报道)

编 辑: 杨胜万
责 编: 杨胜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