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水 呵护水
近年来,我国水污染治理取得了积极进展。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全面推进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不断深化,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于Ⅲ类的比重提高到51.9%,污染治理设施快速发展,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由2005年的52%提高到72%。
然而,也必须看到,当前我国面临的水污染形势仍然严峻,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652.1亿吨,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2499.9万吨,氨氮排放总量为260.4万吨。
要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必须从生产、生活和生态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改进生产方式、改变生活模式、改善生态环境,全面实现由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的战略转变。在防治对象上,逐步由以常规污染物为主向常规污染物与高毒性、难降解污染物并重转变;在防治方法上,逐步由单一控制向综合协同控制转变;在防治模式上,逐步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在防治目标上,逐步由总量控制为主向全面改善环境质量转变。
今后,我国仍将进一步加大对水污染的治理力度。《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到2015年,城乡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水质大幅提高,地表水国控断面劣Ⅴ类水质的比例控制在15%以内,七大水系国控断面水质好于Ⅲ类水质的比例达到60%。
就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而言,近期出台的《“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围绕配套管网等治理的深层次问题进行了集中部署。
农村污水的治理一直是水污染防治的“短板”。为遏制农村生活污水这一污染源,住建部正在拟定“十二五”全国村镇污水治理规划,全国村镇污水治理率将提升10%,农村生活污水连片治理将进入攻坚阶段。
“十二五”期间,我国还将加快推进工业废水分类治理,近期,环保部正着手制定《染料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等,预计“十二五”期间,将消减工业化学需氧量150万吨以上、消减工业氨氮两万吨以上。
应当指出的是,我国的水污染防治正转到地表水、地下水协同控制的新阶段。根据《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到2015年,我国将初步遏制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
此外,我国的水污染防治也正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和修复。在深入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同时,我国已着手优先保护水质良好和生态脆弱的江河湖泊。“十二五”期间将投入500亿元完成30个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任务。
当然,我们要认识到,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关系着人们的生存发展和身体健康,也关系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污染防治将是一项长期、复杂和艰巨的系统工程,我国仍需积极探索水环境保护的新道路,努力推进水污染防治的历史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