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甬祥出席"高产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工程"项目合作会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09-05-30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5月28日,中国科学院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联合开展高产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工程项目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在郑州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出席签字仪式。记者 董 亮 摄

新华网河南频道5月29日讯 大河网-河南日报报道: (记者杨 凌) 5月28日下午,河南省与中科院“高产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工程”项目合作座谈会在郑州举行。会议就加强院省合作,推进河南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加快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等进行了座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铁代生参加座谈会,副省长刘满仓主持会议。

路甬祥在讲话中指出,此次来到河南,在短短的时间里深深感受到河南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各部门对合作项目的有力支持,对农业科技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中国科学院科研工作的深切企盼,使我们更加坚定了与河南省加强合作的信心和决心。

路甬祥指出,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战略,国务院制定了《国家粮食安全长期规划纲要》,通过了到2020年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的规划。要实现这一目标,最终达到农业高产高效优质生态的目的,就必须把科技更好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必须加强与推进和地方及其他科研机构的合作,通过合作进一步扩大科技综合成果的推广和利用。他说,经过40多年的研究开发和实践积累,目前黄淮海地区农业增产增收增效的相关技术已走向成熟,扩大试点正是时机,要在河南等有代表性的地区,选择更多的县作为试点;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加快合作步伐,提升示范效果;要勇于承担责任,在实施项目过程中进一步加大与河南农大、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的合作力度,以更加开放的精神、更加科学的方法,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郭庚茂在讲话中首先代表省委、省政府对路甬祥一行莅临河南检查指导工作表示欢迎。他说,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实现了由温饱不足到粮食第一生产大省的转变,由农业大省向工业大省的转变,从贫穷落后的大省向经济大省的转变。高速公路、铁路、城市建设,包括农田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开发等各项基础设施和基础条件日趋完备。他强调,河南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农业科技工作,在进行粮食核心区建设过程中,我们注重中低产田的改造,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为进一步开展院省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他强调,长期以来,中国科学院与河南省保持了良好合作关系,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科学院以河南封丘农业生态站为平台,经过40多年的合作,研究总结出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的封丘模式,在此基础上进行推广,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国家实施1000亿斤增产计划的背景下,开展院省合作有着更加深刻、更加重要的意义。

他表示,河南省将按照框架协议要求,积极做好各项工作,把合作项目当作促进河南农业上水平的一件大事来抓,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特别要把项目实施与粮食核心区规划建设结合起来,整合资源,搞好协调,形成合力,力争使院省合作取得更大成效。

座谈会后,双方共同签署了“中国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联合开展高产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工程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书”。

5月28日上午,路甬祥一行还来到新乡市封丘县进行调研。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封丘实验站,路甬祥对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河南耕地保育与持续高效现代农业试点工程”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了现场查看,并听取了有关负责人的汇报。

来源: 大河网-河南日报2009年05月29日 责任编辑: 余晨
print  close  to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