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周光召,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党组书记邓楠,以及出席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省委副书记、代省长郭庚茂,省委副书记陈全国等陪同下兴致勃勃地视察了河南省科技成果暨人才交流和经济技术合作博览会展览。
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一楼大厅内人头攒动,气氛热烈。正在这里举行的河南省科技成果暨人才交流和经济技术合作博览会展览引来众多关注的目光。
8点40分,王兆国、韩启德、万钢、周光召和邓楠等在徐光春、郭庚茂等陪同下兴致勃勃地步入展厅,重点观看了“河南省科技成果展”。
在这个集中展示我省“十五”以来科技成就的最高端平台前,王兆国等不时停下脚步,饶有兴致地询问有关情况。
当听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河南省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推动中原崛起"的指导方针,大力实施自主创新、跨越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极大地推动了科技事业的发展,“十五”以来,全省共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2480项(人),其中国家级科技成果94项,省级科技成果2386项(人)时,王兆国等领导非常高兴。
在复合盾构样机模型前,王兆国、韩启德、万钢非常专业地议论说,以往的盾构技术面对软硬不均的不同地质时往往束手无策,这是个难题!省科技厅副厅长李孟顺介绍说,我们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复合盾构样机的研制”就成功解决了地层纵、横向均呈软硬不均及近距离下穿大量敏感建构筑物这一世界性难题,由原来每月不足300米到现在突破了每月500米。王兆国赞叹说,"这不简单,这解决了大问题,必将大大推动了我国盾构法的技术水平和盾构机的国产化。"
在年产千吨级多晶硅生产线关键技术展板前,展厅负责人介绍说,现在,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组织力量攻克了年产千吨级的生产技术,而且我们的产品是世界上唯一的炉型,是完全独立的技术体系,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徐光春补充说,目前,河南洛阳、南阳都已开发多晶硅产业,与此同时,已经出现一大批太阳能产品制造行业,多晶硅产业有望在河南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王兆国感叹说,这太有意义了,对带动河南省太阳能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在展区内,“河南科技在奥运”板块格外醒目,展厅负责人向领导们介绍了北京奥运科技含量中的“河南造”。他说,“‘鸟巢’共用钢48000多吨,其受力点集中在24根柱子和柱脚上。这批特种钢生产难度极大,最终由河南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承担了研发任务。由3700吨河南特钢制造的24根支柱支撑起的‘鸟巢’,可抵抗像唐山大地震震级的冲击,也意味着我国的特种钢综合生产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随后,王兆国等还饶有兴致地视察了省部会商板块、重大专项板块、高新技术板块、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板块、新能源和节能减排板块。
省领导叶冬松、叶青纯、曹维新、王文超、刘怀廉、王菊梅、刘新民、张程锋、史济春、徐济超、靳绥东、张亚忠等陪同巡馆。(河南台记者范杰、魏冲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