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权威发布 > 报告

国务院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

——2011年12月28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张平

浏览字号: 来源: 中国人大网2011年12月28日 14:29:55

    (四)毫不放松地抓好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通过有效的市场激励机制强化引导,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强化约束,使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成为全社会自觉行动。抓紧落实“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切实降低能耗水平,明显减少污染物排放。继续强化能耗、环保标准,实施好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政策措施,大力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和排污权交易试点。落实好抑制“两高”行业扩张和淘汰落后产能政策措施。更加注重运用新技术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快节能改造和污染治理,重点推进脱硫脱硝、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深入实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农村沼气建设,继续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原等的生态保护,加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建设和评估。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推进低碳试点示范,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五)进一步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按照中央关于新的十年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总体要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坚持以改革开放和创新引领为动力,以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为主攻方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继续发挥中部地区区位优势,壮大优势产业,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扶持力度,落实促进西藏、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政策措施。继续加强东中西区域经济合作,推动产业有序转移。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城市放宽户籍限制,把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使其在就业、居住、教育和社保等方面平等享受市民权益。加强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六)不断增强转变发展方式的动力。围绕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推进行政审批、财税、金融、价格、收入分配和国有企业等领域改革。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制度;结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深化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积极培育面向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金融机构。稳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建立健全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深化收入分配改革,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消除制约非公经济发展的制度障碍,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增强市场主体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动力和活力。与此同时,要抓紧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对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环保、就业和民生改善等方面成效的评价。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任务十分艰巨。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统一认识,坚定信心,开拓进取,扎实奋斗,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 余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