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青海 > 新闻报道

青海省人大调研组赴海东四县调研湟水流域水污染治理

来源: 青海新闻网  浏览字号: 2012年07月19日 14:44

  青海新闻网讯(朵海平)7月16日-17日,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一行赴海东地区平安、互助、民和和乐都四县对湟水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情况进行调研。

  调研期间,调研组成员听取了海东行署关于湟水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情况的汇报,并且于16日实地调研了平安镇沈家村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情况、平安县白沈沟河道治理和排污口整治情况、互助县沙塘川河砂石料场整治情况、威远镇南、北郊污水排污口截污纳管和南门峡农村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建设和运行情况。7月17日,实地调研了乐都县污水处理厂运行及拟建人工湿地工程的情况、湟水南岸排污口截污纳管情况、乐都碾伯镇排污口整治情况、乐都县河道砂石料场整治情况、民和县河道采砂洗沙整治情况和调研湟水河流域民和段污水收集工程建设情况。

  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一行赴海东调研,图为听取关于湟水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情况的汇报。(本网 朵海平 摄)

  湟水河在海东地区流经平安、互助、乐都、民和四县,属于湟水河流域下游段,正如省人大调研组成员在听取湟水河流域海东段综合治理工作情况的汇报时指出的“湟水河上游消化什么,海东就要吃什么的”的观点,突出反映了湟水河流域水污染的治理,对于海东尤其重要,是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和身体健康的大事情。

  近年来,湟水河海东段“沿湟四县”也认识到了治理湟水河流域水污染的重要性,积极开展了多项治理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平安:率先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全覆盖

  省人大调研组成员向工作人员询问具体情况。

  农村生活生产产生的垃圾和污水是污染湟水河的来源之一。平安县自2009年开始,便通过实施了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在城中村、公路铁路沿线村、湟水河流域沿岸村村庄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垃圾斗、户内垃圾桶、户外垃圾桶和垃圾车,建立了“户保洁、村收集、乡(镇)管理、县清运处理”的四级管理体制,完善了19个村庄的垃圾收运体系,今年将进一步在23个村配置垃圾收集体系和转运体系。

  截止目前,平安县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得到了无害化处理,大大减少了农村生活生产所产生的垃圾和污水直接倾倒入河流,为湟水河的治理作出了一份贡献。

  互助:排污口整治工作全面完成

  互助县有关领导向省人大调研组成员介绍情况,身后便是塘川工业区排污口治理后的河水及周边环境。

  “以前的臭水沟变成了如今的清水河”,来到互助县塘川工业区排污口调研现场,记者看到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静静地流淌着,两岸是青青的草滩绿绿的树林,草滩上有两三个小孩子在嬉戏打闹,玩的不亦乐乎,谁曾想过曾经一条恶臭熊熊,令人避之不及的臭水沟会变成如今这份模样……

  近年来,互助县坚持把湟水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抓手,加大整治力度,强化执法监管,目前,互助累计修建污水检查井280个、铺设管网16.68公里、封堵排污口2个、规范整治排污口21个、截污纳管17个,全面完成了2010年上级下达的整治40个排污口的治理任务,为湟水河流域污染整治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认真听取工作人员介绍情况。

  乐都:积极探索青藏高原高寒地区水污染防治新途径

  湟水河乐都段一角。

  当前,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建设成本与运行成本高、环境协调性差等实际问题,因此乐都县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我省乃至青藏高原地区水污染防治的新途径——人工湿地。

  湟水流域人工湿地项目位于乐都县污水处理厂东侧,占地面积约6660平方米,总投资275万元,实施期限为2012年至2014年共两年,人工湿地建成后预计COD去除率达80%以上,NH—N去除率平均达到60%,T—P去除率达到60%以上。

  据了解,目前,《湟水流域人工湿地工程设计方案》和《湟水流域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研究实验方案》已编制完成,项目拟于7月下旬开工建设。

  民和:坚决治理湟水河水污染义不容辞

  省人大调研组成员在询问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

  民和不仅是青海的“东大门”,也是湟水河的东出口,湟水河流域水污染的治理在民和段是最后的“体检”,所以,民和在湟水河流域水污染的治理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民和县境内湟水河流域共有5条支流,分别为松树沟、米拉沟、巴州沟、隆治沟和大通河,湟水河为该流域的主要农业灌溉用水水源地,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近年来,民和县大力推进湟水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将全县20个中的15个排污口通过封堵拆除、规范化整治等手段整治完成,将分布在湟水河流域的17家采砂洗沙场进行取缔和拆除,已组织实施了川口镇红卫村等6个村和巴州镇上马家村等5个村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已全部完工,并且依法取缔了浙江浦峰集团民和水泥有限公司2条机立窑生产线,关停了民和凌海冶金有限公司2台1.25万KVA硅铁矿热炉,对20多家“十五小”违法企业依法进行断电关停等。

  目前,湟水河流域民和段水污染治理工作开展顺利,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编 辑: 谢先红
责 编: 谢先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