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人大赴民和县满坪镇指导宣讲工作
3月6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桑杰在常委会副秘书长彭科敏、办公厅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的陪同下,前往民和县满坪镇指导省人大机关宣讲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工作情况。桑杰副主任一到满坪,即刻听取了镇领导和宣讲组关于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和宣讲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情况的汇报,并与县、镇干部和宣讲人员进行了座谈。座谈会后,桑杰副主任一行又不辞辛劳,走访慰问了贫困户和宣讲工作人员。
在听取满坪镇和宣讲组工作汇报后,桑杰副主任说,近年来,满坪镇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立足满坪实际,完善发展思路,优化发展环境,强化发展措施,经济社会发展的势头很好、活力很足。特别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推动农业发展;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加快劳务输出,增加群众收入;认真实施扶贫项目,加大扶贫力度,加快群众脱贫致富等方面的工作很有成效,为今后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基础。机关宣讲组的同志服从大局,深入村舍,认真宣讲中央和省委文件精神,细心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把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及时传递给了人民群众,并为群众脱贫致富献计出谋,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我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向大家表示感谢。
桑杰副主任指出,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以“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有效供给”为主题,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全面部署了农业科技创新,这既是基层干部群众、‘三农’战线同志的热切期盼,也为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表明了中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决心和信心。刚刚开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农业方面的内容份量很大,政策措施十分有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科技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同时,农业发展中创新成果供给不足、农技推广服务不足、农业人才总量不足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当前和未来,耕地、淡水等资源的刚性约束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传统生产方式推进农业发展已难以为继,依靠低成本劳动力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空间逐渐减小,我国已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阶段,科技进步已成为最重大、最关键、最根本的出路和措施。
桑杰副主任指出,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最受广大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人员欢迎的政策有两个:一个是关于农业科技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的论述,给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吃下了“定心丸”;另一个就是关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一个衔接、两个覆盖”的政策(即乡镇农技人员工资待遇要与当地事业单位的平均收入相衔接,今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所有农业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极大地鼓舞了农业科技工作者、特别是基层广大农技推广人员的士气。
桑杰副主任指出,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农业科技的定位、定性和定向。在农业科技的定位上,中央1号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要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农业科技的定性上,中央1号文件强调农业科技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要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在农业科技的定向上,中央1号文件强调面向产业需求,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按照这一要求,我们要坚持产业需求导向,切实解决科技与生产“两张皮”的问题,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与农业农村经济的融合。
座谈会上,桑杰副主任还对做好下一步宣讲工作提出了要求:一要继续扎实做好宣讲工作。要紧紧围绕今年全省新农村建设“八项实事工程”安排计划和全省万名干部下乡开展“五送五帮五推”活动方案,进一步加强与镇村的沟通协调,进一步了解农民群众的新期望新要求,进一步掌握做好新时期农村工作和群众工作的基本要领,不断创新宣讲方式方法,增强宣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努力使党的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二是积极为民办实事。要着眼发展农村经济、增加群众收入,多出主意,多想办法,帮助村“两委”班子总结推广先进典型和经验,协调解决“三农”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为满坪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我们这次到满坪来,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将已经初步形成的整村扶贫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再作广泛的沟通、深入征求意见,使之不断完善,为规划顺利实施打好基础。三是虚心向群众学习。同志们长期在省人大机关工作,深入基层,特别是同基层干部群众零距离接触的机会并不多,希望大家抓住机会,向基层干部学习,学习他们质朴无华、高亢做事、低调做人的优秀品格,学习党的惠民政策,努力做党的政策的宣传员、执行者和推动者,像强卫书记给两县县委书记的信中所说的那样,“让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做群众看得见的干部,做群众看得见的事情,说群众听得懂的话,做群众满意的事情”在宣讲中锻炼自己,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