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重庆 > 新闻报道

重庆:人大代表参与“百千万普法示范工程”创建活动

来源: 重庆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10年11月01日 16:29

  【编前语】

  2010年7月27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光国带领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赴沙坪坝区、长寿区视察了当地的“平安重庆”建设情况。陈光国指出,人大代表要做“平安重庆”的支持者、建设者、带头人,积极参与到“百千万普法示范工程”创建活动中来,通过“代表行动”激发全社会建设“平安重庆”的热情。

  为此,本报以这组系列报道的形式拟对代表参与“百千万普法示范工程”的情况作一全景扫描。

人大代表要做好表率作用

人大代表参与“百千万普法示范工程”创建活动系列报道(一)

  (记者 张双山) 围绕建设“平安重庆”的总体目标,2008年底,重庆市委法制建设领导小组提出了在全市打造100个普法示范乡镇(街道)、1000个普法示范村(社区)、10000个普法大院(小区)的“百千万普法示范工程”,进一步推动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一直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全市的法制建设工作。2009年12月10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光国,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光磊就专门召开会议,传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薄熙来对重庆普法工作的重要指示,并专题研究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陈光国在讲话中特别强调,要将人大代表联系“百千万普法示范工程”作为“代表行动”的重要工作,并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

  在创建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倡导、维护法律尊严的选民代言人——各级人大代表们忙碌的身影,他们以身作则,亲力亲为,为创建工作做出了他们应有的贡献。如市人大常委会发起的“代表行动”主题活动中,就专门把人大代表联系“百千万普法示范工程”作为“代表行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极大地推动了“百千万普法示范工程”的深入开展。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光国指出,市委对人大组织开展的“代表行动”寄予厚望,人大代表要深刻理解新形势下自己肩上所负担的重任,积极投身于“五个重庆”建设。“代表行动”要围绕“五个重庆”建设大局,上下联动,使代表活动有更好的目标、任务和载体。要进一步挖掘代表主体作用,发挥代表的号召力、影响力。

  “百千万普法示范工程”作为“平安重庆”建设的重要组成和推手,人大代表参与“百千万普法示范工程”创建的点点滴滴直接关系“平安重庆”的直接建设效果。各级人大及人大代表们正是看到这一点,均积极参与到这一创建工作中来,从而也推动了全社会普法的优良环境,基层法制和谐之花正逐渐开遍巴渝大地。

  今年2月1日,重庆市委召开全市法制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也要求将实施“百千万普法示范工程”作为“平安重庆”建设的重要举措,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平安重庆”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随后,市人大以及各区县(自治县)人大常委会结合“代表行动”主题活动开展,精心组织,积极推进,扎实做好人大代表直接联系普法示范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举措一个接一个,随后市委法建办又发出《关于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参与“百千万普法示范工程”创建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区(县)委法建办要根据全市法制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市人大常委会关于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参与“百千万普法示范工程”创建活动的要求,大力推进“平安重庆”建设。

  通知发出后,各区(县)委法建办及时向当地人大常委会领导汇报,积极加强与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部门的联系,在多方征求人大代表意见的基础上,分别为每一个普法示范乡镇(街道)、普法示范村(社区)、普法示范大院(小区),确定了直接联系的市、区县、乡镇三级人大代表,以进行直接的联系、指导。

创建过程中屡见代表身影

人大代表参与“百千万普法示范工程”创建活动系列报道(二)

  (记者 张双山) 近年来,云阳县结合人大代表有地位,联系群众密切的优势,建立了各级人大代表联系普法示范创建单位工作制度,分别确定5个市级人大代表每人联系1个创建乡镇(街道),30个市和县级人大代表每人直接联系1个创建村(社区),300个镇乡人大代表每人联系1个创建大院(小区)。

  渝中区人大常委会多年来一直探索创新,思考如何发挥代表在信访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建立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指导制度,推动“百千万普法示范工程”建设的长效机制。通过实践,人大代表在参与街道、社区组织的信访接待活动时,作为选民的代言人,不仅能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解释说服效果较好,还能更好地宣传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通过劝解、疏导和法制教育,化解积怨,引导群众依法维权。同时,作为代表履职还可以及时归纳、疏理群众反映的问题,通过向有关部门反映或提出代表建议等方式促进解决。仅今年来,就已组织24名代表参与了常委会信访接待,接待群众200余人次;100余名代表深入社区接待群众250人次,就群众反映强烈的涉法疑难信访问题提供帮助,并参与协调督办。

  ……

  在各区县,人大代表参与“百千万普法示范工程”创建的身影和创新层出不穷。

  代表们在联系工作中,广泛开展调研、视察活动,宣传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督办工作落实,有力推动了全市“百千万普法示范工程”创建活动顺利开展。如市人大代表、云阳县委书记李洪义在联系黄石镇铁炉村期间,多次开展“民生面对面”活动和“三进三同”活动,教育和引导村民遵纪守法、发展产业,使这个一穷二白的特困村在短时间内甩掉了落后帽子。再如云阳县市人大代表钟世云在联系人和镇千锋村期间,创建了法律书屋,开办了法制夜校,同时引进项目,大力发展牛羊产业和林下经济,加大村风村貌改善力度,使全市有名的特困村成为了全市有名的脱贫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

  市司法局法制宣传教育处副处长周修友介绍,全市现已有三万多名市、区县、乡镇三级人大代表,积极踊跃参与到“百千万普法示范工程”创建活动中来。如联系沙区小正街一个社区的单清波代表和陈晴代表,他们就经常深入所联系的基层了解社情民意,为基层研究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指导、帮助基层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定期为群众上法制课,开展法律咨询;指导、监督基层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开展好各项创建工作;指导、参与基层人民调解工作,解决好热点难点问题。再如黔江区人大代表郑小波,通过与区检察院通力配合协作,在辖区的民族中学率先开展了“三课”(法制学前课、法制警示课、毕业守法课)、“一书”(远离犯罪——奔向灿烂的明天)、“一窗”(每学期为中小学编发一期《警示窗》)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黔江模式”,得到市人民检察院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市推广。

  在工作的开展中,代表所联系乡镇(街道)、村(社区)、大院(小区)和市、区(县)委法建办,也积极努力为人大代表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建立了代表联系工作档案,定期组织召开代表联系工作座谈会,经常交流反馈情况,从中摸索出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方法。

  谈到今后的工作安排,周修友说,通过对人大代表联系“百千万普法示范工程”创建活动的调研评估等,将进一步搞好“五五”普法的检查验收和“六五”普法的谋划工作,以此推动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平安建设工作。

编 辑: 刘宇
责 编: 刘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