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重庆 > 新闻报道

重庆万州区人大常委会三措并举助农户万元增收

陈及时

来源: 重庆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10年10月14日 11:18

  “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是今年重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万州区人大常委会将推进这一民生工程作为全年人大工作的重点,精心谋划,积极行动,从三个方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取得了实在而明显的成效。

  发挥人大监督作用 保障农户万元增收

  区人大常委会从加强对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监督入手,保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以促进农户万元增收政策的落实。

  今年4月,区人大组织实施了对贯彻执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执法检查,就加强宣传培训、激发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加大指导扶持力度、推进有序健康发展,注重与农户万元增收结合、带动更多农户增收增产向区政府提出了执法检查意见。区政府作了认真的研究落实,一是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纳入了“六五”普法内容,同时结合“万元增收工程”、“阳光工程”、“移民后扶培训”、“创业培训”和“扶贫培训”,陆续培训合作社辅导员、合作社理事长、合作社社员51000多人次;二是探索建立了“万州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和“联合社”,在加强指导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创新发展路子、培育发展典型等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三是加大了资金、项目、人才、品牌创立、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支持和帮扶,促进了发展专业合作社与实现农户万元增收的有机结合。

  目前,万州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176个,注册资金1.3亿元。这些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对带动农户实现万元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烟叶、柠檬、葡萄、弥猴桃、生猪、蔬菜、水产等专业合作社发展快、规模大、运行好,有效解决了农户生产中的品种、技术、市场、农资等问题,使农户不出家门就实现了增收。

  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带领农户万元增收

  在“代表行动”主题活动中,区人大常委会将组织发动代表到农村创业发展、带领广大农户增收作为主题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展了扎实有效的“代表引领活动”。

  区人大常委会通过倡议发动、领导联系、项目推介、宣传典型、调研帮促、协调服务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了代表们的积极性。一是以公司扶持的方式带动农户增收。如区人大代表、鱼泉公司老总邓学明决定,在龙沙、甘宁、高峰、郭村、五陵等乡镇新建榨菜种植基地2万亩,无偿提供良种、专用肥料和技术服务,帮助1万户农户实现增收。二是以集约化生产经营的方式带动农户增收。如区人大代表吴晓洪在长坪乡建设香料林基地1万亩,今年可带动500户农户实现万元增收;区人大代表杨座铭在太安等镇建茶园5000亩,可带动50户农户实现万元增收;区人大代表牟建兴投资3500万元在九池乡建生态农业综合项目,投资2000万元建龙兴环保节能建材厂,两个项目可带动750户农户实现万元增收。三是以指导扶持的方式带领农户增收。分水、熊家、孙家、龙沙、长岭等乡镇的一批特色产业种养大户代表,主动联系指导当地农户发展特色种养项目,为他们提供良种、技术和市场信息,使不少农户增收致富,有的还成为当地的专业大户。

  发挥代表表率作用 帮扶农户增收致富

  在推进“农户万元增收”工程中,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和各委室分片联系乡镇和农户,经常深入乡镇和农户调查研究,共同研究发展思路,帮助协调解决有关困难和问题。

  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梁先玉多次带领区人大机关干部和万州区农委、交委、水利局、扶贫办等部门的负责人,到新田、茨竹、地宝等乡镇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为农户万元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帮助茨竹乡马家村建设1000亩高山无公害蔬菜基地。

  目前,茨竹乡的基础设施已得到很大改善,马家村的蔬菜基地建设正在顺利推进,今年农户收入将有明显提高。

  陈及时

  《公民报》

编 辑: 刘宇
责 编: 刘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