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重庆 > 新闻报道

重庆万州人大高度关注边远山区扶贫开发工作

来源: 中国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10年10月19日 10:16

最近,重庆市万州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化南率领人大调查组,对地处偏远山区的白土镇、普子乡、梨树乡、恒合土家族乡、地宝土家族乡等五个乡镇的扶贫开发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同时召开了有区政府分管副区长、区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扶贫开发工作座谈会,对白土片区扶贫开发情况工作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调研组认为,自2008年重庆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批准实施白土片区扶贫开发以来,区政府高度重视,整个扶贫工作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措施有力,成效显著。一是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地宝土家族乡与云阳县耀灵乡间的友谊桥于2009年6月竣工通车;除白普路还有一段正在硬化外,白地路、普云路、普谋路、白凤路全部修通,形成了网状。世代不通公路的梨树乡河马村、恒合土家族乡里坪村等4个村通上了公路。整治病险水库5座,新建、改造人畜饮水工程25处,解决了白土片区2万多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了梨树乡、普子乡、恒合土家族乡等20个村的农村电网改造,基本消除了无电户。片区内的基础设施的状况得到较好改变。二是主导产业得到发。地处深山的白土片区,长期以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了绝对主导的地位,没有形成主导产业。“整村推进,片区扶贫”开启之后,通过内引外联、流转承包等方式,“一烟二药三菜四畜禽五山货”的主导产业发展正在起步。已建成烟叶基地2.5万亩,年产烟叶5万担。仅普子乡2009年种植面积就达2350亩,产烟9100担,烟农户平均收入1万元。已建成中药材基地1万亩,其中丹皮0.6万亩。已建成高山反季节蔬菜基地0.4万亩。牛、羊、林下养鸡等快速发展。白土坝水稻农机专业合作社领回了重庆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标牌。已建成花椒、山胡椒、板栗、核桃等山货基地2.5万亩。目前,这些基地虽然规模不大、带动效应有限,但起了步、上了路,为白土片区农户脱贫致富打开了希望之门。三是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提升。通过生态移民、扶贫移民,新建了农民新村8个,358户、1255人改变了居住条件,实现了迁居脱贫。片区无线电模拟信号基站、卫星网络建设加快,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入户率显著提高。文化站、农家书屋、公共服务中心、计生站、农民健身场地等与农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硬件设施不断新修或者完善。片区贫困人口数量由2008年的19168人减少到2010年6月底的10359人,减少45.9%,贫困发生率由24.2%下降到13.12%。农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片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8年的2200元提高到2009年的3315元,增长了50.68%。

同时,调研组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亟待改进问题:一是个别扶贫项目建设进度偏慢,二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偏少,三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不够,希望进一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开展一次回头看,及时查漏补缺。今年底,白土片区扶贫开发情况将迎接重庆市检查验收。因此,区政府要组织力量对白土片区扶贫开发情况开展一次回头看:一是检查各项扶贫开发项目的进度和质量,对进度缓慢或质量较差的项目要采取措施,加快推进,按期完成。二是检查各项目的规划及实施的相关资料是否完善、准确,及时补充相关资料,做到无差错。三是整个片区的综合总结资料要全面准确,相关影像资料要尽可能反映片区扶贫开发前后的对比变化情况及典型情况,力争市级检查验收合格。

二、进一步增添措施,巩固现有成果。要积极探索扶贫新路子,把扶贫开发与“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扶贫开发效果;把扶贫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要帮助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并指导片区各产业基地管理及产品市场问题研究,着力推进主导产业纵深发展,做到有产品、有市场、有效益,使白土片区扶贫开发成果得以巩固发展。

三、树立长期扶贫开发的思想,着力提高白土片区整体水平。白土片区农民收入仍然偏低,公路路网密度小、等级低,水利设施欠账多,主导产业尚不稳定,农业靠天吃饭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片区扶贫任重道远。要以白土片区扶贫开发示范区通过重庆市验收为新的起点,用新的扶贫理念、新的扶贫标准看待白土片区,树立长期扶贫开的思想。进一步加强指导,帮助各乡镇制定各具特色的新一轮发展规划,并把白土片区新一轮发展规划列入全区“十二五”规划,把旅游发展作为白土片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之一抓落实。要用“七有四通三解决”的脱贫标准,推进片区内市定的18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脱贫进程。要继续坚持原有扶贫机制,加大工作力度,一如既往帮助各乡镇争取项目,争取资金,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白土片区的基础设施,进一步推进山区主导产业发展,尽快提高白土片区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陈美红)

编 辑: 唐志强
责 编: 余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