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人大立足发展要务突出三个“着力”
区县一级在我国政治体制架构中处于关键的执行落实层面,作为区县权力机关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如何发挥职能优势,通过民主法制的途径和方式,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当地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维护好和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此,万州区人大常委会在工作中的做法,作了较好的回答:
着力围绕大局,服务发展
万州居于三峡库区中心,按照重庆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承载着建成城乡统筹发展的特大城市和全市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渝东北地区及三峡库区的经济中心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谐稳定新库区的示范区和库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的战略重任。区人大常委会在工作中牢固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始终将推动和促进事关当地发展大局的重大政策措施的实施,重大事项的推进,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解决作为履职的着重点,很好地处理了坚持党的领导与充分发挥人大作用的关系,加强监督与帮助支持的关系,严格依法办事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关系。在具体工作中,一是善于将党委的重大决策转变为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使二者在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上实现高度统一。今年在重庆市委市政府作出加快把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决定之后,区人大常委会按照区委的贯彻落实意见,在第一时间作出了决定,动员全区人民积极投身加快把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大会战,同时组织全区各级人大代表,以“五个重庆建设·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为载体和抓手,为建设二大城市提出了600多个金点子,植造了代表林5010亩,个人损资上千万,引进投资上10亿,带动全区人民掀起了建设第二城市的热潮。二是善于通过监督的各种方式,寓支持于监督之中,与“一府两院”合力推进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做到在监督中反映民意、汇集民智,促进科学决策;针对问题找办法、想点子、提建议,帮助改进工作;保障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共同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比如为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和库区航运中心建设,先是到先进地区学习经验、考察市场、研究问题,形成比较成熟的意见之后,才开展相关监督工作,提出了针对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建议意见,对工业园区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改善招商引资政策和环境,培育主导产业下游产业链,对库区航运中心科学规划和加快建设,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在政府推进四期移民最后搬迁、城市危旧房改造、重点建设征地、拆迁造成面源污染的养殖场等艰巨工作的关键时刻,及时组织开展了视察和检查,一方面监督政府依法办事,改进工作方法,一方面向群众宣传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表明人大支持政府依法行政的态度,对于统一认识和行动,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如期完成相关任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着力改善民生,促进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发展面临更大挑战、实现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万州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大城市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移民安稳致富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面临更多问题,各种社会矛盾相对集中和突出,解决好民生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推进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首要任务。区人大常委会在年初人代会的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区县是落实民生问题的关键层面,需要深入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需要把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需要结合实际调动各方力量抓好各项民生工程。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人民群众选举出来为民代言、替民作主、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国家权力机关,必须将民生问题视为天大的事情,将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常委会将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移民后续扶持、农户万元增收、就业再就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库区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等方面的的问题作为调研、检查、视察、审议的重点,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有关问题的解决和落实。在移民后期扶持方面,通过开展深入的课题调研和组织各级代表提出议案和建议,对国家后扶资金按实际淹没比例分配政策的确定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农户万元增收方面,组织和发动实业界代表到农村规模化发展水果、香料、中药材、烟叶、茶叶、榨菜、林下养鸡养羊等特色产业,以执法检查等方式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带动了广大农户增收;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组织广大代表参与平安社区建设和普法宣传,联系走访信访群众,帮助千多户群众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化解了多个不稳定因素;在教育均衡发展方面,以执法检查和审议专项工作的方式,促进了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条件的改善,落实了困难学生寄宿补助,农村小学生免费喝上了牛奶,万州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地区”;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加强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促进了全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的加快落实,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0%以上,农村养老保险全面推行。
着力工作创新,适应发展
创新是力量的源泉、活力的保证、发展的不竭动力。人大工作与其他工作一样,如果缺乏思想的解放和工作的创新,就难以推进人大制度的进步、为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民主法治保障。特别是在区县一级,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要在这一级贯彻落实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很多改革要首先在这一级进行试验和探索,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会在这一层次发生和出现,区县人大工作如果不做到在依法履职中不断创新,在不断创新中依法履职,就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为当地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区人大常委会在工作实践中做到时刻深透和超前地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形势,不断了解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思路,积极创新工作的方式和方法,从而在开展监督中提高了针对性和实效性,在重大事项的决定中提高了科学性,在法律法规的实施中更好地维护了公平和正义,在推进发展中充分发挥了促进保障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代表工作方面,通过建立优秀代表建议和先进代表小组评选表彰制度,实行回头检查、跨年督办、领导牵头、综合考核加强和完善代表建议督办机制,提高办成落实率,提高了代表的履职热情;通过建立代表之家,开展代表述职,实行代表履职登记和公示制度,加强了代表与选民的联系,增强了代表的责任意识;通过建立代表工作八项制度,扎实开展和不断深化“代表行动”主题活动,有效解决了人代会闭会期间代表如何更好履职的形式和内容问题。在监督工作方面,将视察、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询问质询、决定重大事项、开展评议等履职形式有机结合,增强了监督的力度和实效;以变通方式对财政独立运行的工业园区和江南新区实行了预算监督,对驻地市直管机关和部门建立了依法开展监督的相关制度,弥补了监督存在的空白;对政府融资加快建设既积极支持,又严格审查把关,同时作出必须严格管理控制、确保安全合理使用并如期偿还的决定,做到了支持与监督有机统一;常委会会议扩大了代表列席的比例,邀请了群众代表旁听,加强了大众传媒对会议内容的宣传,增大了人大监督向社会公开的透明度。在机关工作方面,强化了信访工作机构,建立了与“一府两院”联动的工作机制,实行了律师参与接待信访开展法律咨询的制度,加强了人大信访联系群众、了解民情、掌握监督信息、推动重点信访案解决、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机关建立了与“一府两院”工作联系制度,加强了相互之间在日常工作中的联系衔接和交流。
(重庆市万州区人大常委会 陈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