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六个全新”催生人大工作“脱胎换骨 ”
5月11日平凉市委人大工作会议召开后,各县(区)党委高度重视、统筹安排,人大积极争取、密切配合,“一府两院”各尽所能、全力支持,以全新的举措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和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意见》,在全社会努力形成重视人大工作、支持人大工作、促进人大工作的良好氛围。
“新思路推进”——工作措施更“硬”了。各县(区)人大普遍都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机关干部和部分人大代表,对会议精神尤其是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世忠同志和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马森骏同志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了集中学习和座谈交流,七县(区)中已有4个县(区)委已经召开人大工作会议,围绕法律法规规定和市委要求,制定出台了县(区)委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包括坚持党的领导、依法行使职权、加大经费保障、改善工作条件等一系列事关人大工作大局的“硬指标”和“硬措施”,使今后人大工作的思路重点更加清晰明了。泾川、华亭县委中心组及时学习传达会议精神,并专题研究了贯彻会议精神的具体措施。静宁县委分管领导召开人大和“一府两院”负责人参加的会议,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
“新机制运行”——党委人大更“铁”了。各县(区)委从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高度,切实把人大工作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对人大“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坚持把人大工作与党建工作、经济工作同部署、同考核,重要事项及时听取人大党组的意见,定期研究人大工作,经常听取情况汇报,协调解决实际问题。人大坚持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召开常委会、确定重点工作、开展视察、调查和执法检查等重要活动,都及时向党委汇报沟通。崆峒、庄浪县(区)委在作出重大决策前,都坚持听取县人大党组和人大代表的意见,召开的重要会议和组织的重要活动都邀请人大有关领导出席或者列席。目前,各县(区)委已经与人大建立起了民主团结、和谐友好的工作关系。
“新环境办公”——基础建设更优了。各县(区)委根据人大机关长期存在的办公场地有限、设施陈旧、设备落后等制约工作的实际困难,充分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优势,督促县(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人大工作环境和办公条件。泾川县安排专项经费,对县人大机关供暖设施、危旧房进行了维修改造,更换了一批办公设施。崇信县在足额预算代表活动经费的同时,针对人大机关设施陈旧、办公设备不足等现状,拨付专项资金9万元,装修改造了会议室,添置了一批办公设施。华亭县拨付专项资金27.8 万元,更换了人大机关办公楼门窗,粉刷了内外墙等,使人大机关楼看起来“顺眼”了、坐在里面“顺心”了,工作起来“顺手”了。
“新血液增加”——工作力量更足了。面对困扰多年的机构设置不合理、人员编制不充足、经费保障不到位等“老大难”问题,各县区党委“上心”、政府“上手”、部门“上劲”,克服各种困难,优先安排,特事特办,下硬手从根本上解决突出问题。各县(区)人大都结合工作需要,向县(委)提出了增加调整工作机构和人员编制,实现与市人大工作机构的有效对接。泾川县委主要领导对解决有关实际问题作出了明确批示,协调为人大机关增加人员编制3名,为各工委分别配备了1名副主任和1名专职工作人员。华亭县每年从基层选调1至2名青年干部充实人大干部队伍,对人大机关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干部岗位任职。静宁县补充了一批年龄结构相对合理、文化素质较高的乡镇人大主席。
“新位子履职”——乡镇人大更“牛”了。各县(区)委从发挥人大监督职能的角度出发,将乡镇人大主席进入党委班子,按正科级兑现待遇,位列党委书记之后、乡镇长之前的要求写进了县(区)委加强人大工作的《意见》。泾川和灵台两县委已为乡镇人大主席和城区街道办人大联络处主任落实了正科级待遇。灵台县人大督促13个乡镇人大建起了规范的办公室,使乡镇人大全部实现了有办公室、有办公设施、有学习资料。静宁县给人大工委配备了8名年龄相对较轻、工作经验丰富、专业知识过硬的负责人,为人口在3万以上的威戎、古城、甘沟3乡镇各配备专职人大副主席1名,各乡镇人大都按要求配备了专(兼)职工作人员。
“新待遇激励”——工作热情更高了。各县(区)委坚持选优秀年轻干部到人大机关工作,配年富力强的同志到人大任职。泾川县委选拔1名人大机关年轻干部到乡镇任党委书记, 1名乡人大主席交流到乡政府任乡长,将人大常委会会议经费、代表经费和工作经费全部列入财政预算,并按市委《意见》提出的每人每年700元和200元标准据实拨付了县乡人大代表活动经费。静宁县坚持在及时全额拨付人大办公经费、会议经费、代表活动经费的基础上,将县乡人大代表的活动经费分别提高到了新标准,去年以来先后对年龄较大的12名乡镇人大主席调进城区妥善安置。庄浪计划明年按新标准预算安排代表活动经费。灵台县委交流提拔人大机关干部4名,为人大机关购置工作用车1辆。(岳晟 李红录 刘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