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雯:尽快建立健全西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13-10-25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国人大网讯 10月23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情况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王明雯审议时说,昨天听了报告很有感触,我觉得西部大开发战略,它的实施带来了西部今天的发展,事实证明这个战略是正确的,取得的成效也是显著的,我赞成报告。

王明雯委员提几点建议:

一是建议尽快建立健全西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西部这些地区兼具生态功能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两重性,一方面要保护环境,另一方面要解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问题,所以加快西部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是当务之急。报告里面谈到有关政策文件已经基本成熟,希望能够尽快落实。

二是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取消西部项目的地方配套资金。建议充分考虑民族地区自身财力弱、建设成本高的实际,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第62条和《国务院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第9条的规定,建立规范的以均等化为目标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保持原有专项转移支付不变的基础上,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量。在扶持贫困地区民生项目时,均衡地区间的差异,适当调整和完善现行财政政策,提高补助标准,取消地方配套资金。

三是建议建立扶贫开发工作的长效机制。除了希望现有的各项好的扶贫政策能够继续执行外,还必须建立扶贫开发工作的长效机制,特别希望能够加大对西部地区民族教育的投入和扶持,加强西部地区的人才队伍建设。西部优质的教育资源严重缺乏,我们都要把孩子往外送,那些地方要考上一个重点大学的学生非常困难,所以需要国家给予一些特殊的帮扶。我们说“扶贫先扶智”,只有改变了老百姓的观念和素质,建立起了稳定的高素质的西部人才队伍,增强其自身的造血功能,才能从根本上走出贫困。

四是建议采取特殊政策,尽快缩小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以实现与全国的同步小康。西部的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层次深,以我们四川来讲,全省现有人口9000多万,农村扶贫人口达750万人,而其中60%的贫困人口都集中在大小凉山彝区等四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这些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区域贫困和人口贫困问题交织重叠,因灾、因病致贫、返贫现象突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地区。因为情况非常特殊,必须要采取特殊的政策予以解决,因为光靠自身的努力,是不可能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的。

五是希望有关部门在审批西部承接东部和海外产业转移项目的时候能够严格把关,严控污染企业向西部转移。

来源: 中国人大网 2013年10月25日 责任编辑: 王伟
print  close  to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