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进步共繁荣

——记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11-07-15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3月5日,来自广西的全国人大代表满怀信心走向人民大会堂。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摄

    30多年来,民族地区社会建设、民生改善、文化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同样可以用数字来说明——

    2007年,民族地区的各类学校共70457所,专任教师151万人,在校学生达2852万人,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人数由1978年的3.6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107.55万人;

    1978年以来,民族地区卫生机构、卫生机构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都增长了约1倍,民族医药事业重新焕发生机,全国民族医院已达100多所,民族医药专业人员有1万多人,藏医、蒙医、维医、傣医等先后都被纳入了国家医师资格考试;

    到2010年,民族地区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达366处,布达拉宫、丽江古城等被联合国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贵州侗族大歌、《格萨尔》史诗、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朝鲜族农乐舞等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民族地区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超过85%和90%,并建立了10个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中心,研发出电影译制数字化新技术;

    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普遍推行,全国共有1万多所学校使用21个民族的29种文字开展双语教学,在校生达600多万人……

    从处于原始、半原始状态,到进入富裕、文明、进步的时代,从经济飞速发展,到社会公共事业大踏步前进……国家民委主任杨晶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各方面看,少数民族是中国受益最多的群体之一”。

    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产业结构调整,从财政投入到金融支持,从生态建设到资源开发补偿……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有力支持下,一系列强有力的扶持政策和优惠措施,把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推上了不断提速的快车道。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 新华网 2011年7月10日 责任编辑: 李杰
print  close  to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