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作者采写体会

优化网络媒体定位 演绎“四个角色”风采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专题》采写体会

田兴春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13-09-13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是继党的十八大之后召开的重要会议,举国上下及海内外媒体均给予高度关注。人民网依托报社新闻资源,立足自身采编优势,努力拓展传播平台,创新报道栏目、丰富报道形式,在网络媒体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了广泛关注和普遍赞誉,取得了突出成绩。究其原因,是缘于人民网较好的扮演好了“四个角色”。

  代表声音的记录者

  数十人的记者队伍参加直播和采访报道,先后采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水利部部长陈雷等数十位官员代表,还对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段秀英、辽宁省凤城市大梨树村党委副书记毛丰美、甘肃岷县禾驼乡石门村党支部书记石寿芳等基层人大代表进行了专访。《从洗脚妹到人大代表刘丽:当上人大代表就得像样》、《贵州将投资百亿进行三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建设》、《韩建敏代表:反腐败不能“九龙治水”》等稿件推出后受到广泛关注,被几十家媒体竞相转载。此外,记者组围绕大会不断涌现出的热点问题采访代表的“热议论”系列报道备受关注。

  时事决策的传播者

  后方编辑组在大会程序性报道中,争抢新闻时效,加快稿件编发速度,基本做到了与文字直播同步,编稿量明显高于其他网站,为网友带来权威及时的议案和建议信息。此外,人民网加强策划,重点打造“人民网评”、“聚焦报告”、“最新闻”、“麻辣烫”、“孟非说会”、“图解十年”、“热议论”等栏目。针对大会热点,及时推出回应性、解读性的策划,期间推出特别策划57个。其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 温家宝作工作报告》、《盘点30年大会发言人》、《炫图表第3期:5分钟读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图片盘点:总理十年表情》、《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答记者问 回应十大热点》等策划及时回应热点,受到网民热烈回应。

  权威信息的解读者

  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当日,人民网第一时间约请权威嘉宾,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郑功成、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贺铿做客强国论坛,以“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为题与网友在线交流;3月10日高法工作报告发布当天,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做客强国论坛对报告进行解读。根据这些访谈编发的新闻及时权威,受到媒体广泛关注。

  网上对话的促进者

    2月1日,人民网和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连续第12年就老百姓最关注的热点问题,联合推出大型网络调查“2013热点调查”。此次调查涉及17个热点问题,共有近125万人次参与投票,网友留言近3万条。

    2月18日,人民网首家推出2013特别策划“我有问题问总理”。网友可以通过论坛、博客、微博、短信、微信等各个互动平台向总理提问,收到网友提问40万条。

  此外,人民网今年继续推出“我托书记省长捎句话”活动。截至3月17日,“捎话”活动接收网友留言4万多条。浙江、安徽、山西、湖北、湖南、四川、甘肃等省“一把手”先后对人民网“捎话”建言活动作出批示。

  在统一了对“四个角色”的定位共识后,人民网的记者编辑们戮力同心,通过中文及英、日、法、西、俄、阿、韩等7种外文,以及蒙、藏、维、哈、朝等5种少数民族语制作专题,共开设35个特色栏目,使用30余种网络形式,多角度、立体化、全媒体报道会议,共发布文字报道近10000篇,照片3700余幅,音视频报道近1500条,访谈120余场,视频直播20场。

  (作者单位:人民网)

    

  来源: 中国人大网 2013年9月13日 责任编辑: 李杰
print  close  to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