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与农村委员会(无模板) > 工作动态

王云龙率调研组到苏州调研现代农业

来源: 苏州日报  浏览字号: 2011年03月29日 14:38

    苏州日报讯(记者 刘晓平)推进品牌化发展,我市无公害以上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占到75%以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三品”总数达1400多只,列全省第一;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我市拥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市级龙头企业110家……昨天,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王云龙率调研组一行来苏,我市现代农业发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情况得到了调研组高度认可。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丁解民、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国玲、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建胜等陪同调研。

    “十一五”期间,我市按照生态、生产、生活、生物“四生”功能定位,加快落实“四个百万亩”布局规划,农业产业特色不断凸显,到2010年,我市高效农(渔)业面积累计达187万亩,设施农业面积35万亩;农村生态环境不断美化,先后建成一大批体现生态文明特征的绿化重点工程,率先启动湿地立法工作,实施湿地生态补偿;转变发展方式,把农业产业园作为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主体,建成万亩示范区18个,千亩示范区70个;创新优化体制机制,强化投入政策、补贴政策、金融政策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苏州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启动以来,坚持苏州特色,充分尊重民意,科学制订方案,落实有效举措,在全省率先提出以均股均利等模式落实产权,因地制宜出台《苏州市生态补偿机制意见》,补偿力度和标准都走在全省全国前列。截至去年6月底,我市45.51万亩集体林权主体改革任务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已全部明晰了产权、核发了权证,在全省率先通过了省级检查验收。

    调研组一行对我市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规模化、组织化、信息化及科技成果运用等特点予以充分肯定。王云龙说,作为一项基础产业、不可替代产业和生命产业,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程度。他希望我市在现有发展基础上,更注重挖掘发展潜力,在加大投入的同时,更注重设施利用率,使苏州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领跑者”。

编 辑: 王伟
责 编: 余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