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斯喜率调研组到重庆调研消防工作
杨冰
重庆日报讯 (记者 杨冰 实习生 邓煜洲)昨日,全国人大内司委副主任委员陈斯喜率调研组来渝,调研我市消防工作,并听取工作汇报。
我市直辖以来无重大消防事故
据了解,我市高层建筑数量全国第二,已建成的高层建筑11079栋,在建的5354栋,高度超过百米的大楼有97栋,另外还有2962家网吧,903家“居住、生产、销售”一体的家庭工厂,消防防控难度大。
在此情况下,我市实现了直辖以来13年无一起死亡4人以上的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副市长刘学普在工作汇报中表示,这主要得益于直辖以来,我市初步建成了消防法规体系;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暨平安建设的内容;不断加强城乡消防基础建设,在西部率先实现了所有区县建有公安消防队的历史性跨越;建立健全了综合应急救援力量体系等。
刘学普说,目前我市消防工作还存在基层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不适应,农村和库区消防工作水平与城乡统筹的要求不适应等问题。因此,他建议加大《消防法》配套立法工作力度、加强消防人才队伍发展,加大对重庆消防部队编制的支持等。
消防应是“五个重庆”的重要内容
听取重庆工作汇报后,陈斯喜表示,重庆对消防工作非常重视,措施有力,在基础设施建设、法制建设、能力建设、机制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成绩显著。重庆在快速工业化过程中,处于事故多发期。同时地势特殊,房屋密集,救援不易。但重庆消防工作由以前全国排名倒数之三,到现在走在全国前列,连续13年没有发生重大事故,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陈斯喜说,消防涉及到老百姓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做好消防工作是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重要体现。重庆目前正推动的“五个重庆”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而消防工作应该是“五个重庆”建设的重要内容。
陈斯喜说,消防是一个统一体,既要重视“消”,更主要是“防”。重庆的主要经验很好,未来还需把握住三个关键词:法制化、常态化、精细化。同时,未来消防发展的趋势是向更加综合化、科技化、社会化发展。特别是社会化方面,例如群众演练等,要说到做到,不能流于表面形式。
在渝期间,全国人大内司委调研组还将赴万州、永川、大足、九龙坡等地进行实地调研。
全国人大内司委委员赵锡君、李惠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余远牧出席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