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人大常委会创新信访接待机制
邀请律师参与 加强法律服务
每到星期五,重庆市万州区人大常委会信访办接待室的接待人员就会多出一个或两个新面孔。在接待上访群众时,遇到涉法涉诉问题,他们便热情主动地给上访者宣传相关法律知识,分析所述案子的法律问题,从依法解决问题的角度提出建议意见。其实这些人并不是常委会信访办的工作人员,而是来自重庆锦扬、重庆渝万两所律师事务所的律师。
万州区人大常委会信访办邀请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开始于2009年12月。当时在信访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需要加强法律服务的问题,如有的上访者对法律一知半解而且比较偏执,对工作人员所作的解释或宣传总是持怀疑态度,抱着无理诉求反复上访;有些信访涉及比较复杂的法律问题,工作人员很难做到快速而周全的答复和处理;有些本应通过诉讼程序才能解决的问题而信访者却不信任法院,总希望通过信访解决问题;有些困难群众的涉法涉诉问题需要给予法律援助和支持等等。对此,万州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人大信访工作的创新,第53次主任会议研究决定邀请律师参与信访接待。经与区司法局协商,确定邀请重庆锦扬、重庆渝万两所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每周星期五轮流参与区人大常委会的信访接待工作,其主要任务是:向信访群众宣传和解释法律法规,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为常委会领导下访和重点约访的信访件的处理提供法律建议;通过《万州人大网》开设的“法律咨询服务窗口”,向信访群众提供网上法律咨询服务。同时明确规定律师在参与信访接待时,不直接处理信访问题,要注重思想教育和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宣传,有针对性地做好解疑释惑、疏导情绪工作,积极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自2009年12月以来,两所律师事务所的30多名律师轮流参与了41个工作日的人大常委会信访接待,提高了人大信访接待和处理的质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上访群众的法律解释更有说服力。律师作法律宣传和解释不仅更加专业,而且其职业性质的影响和居于中间人的身份使上访者更能听得进去,从而使一些上访者放弃了不合法的主观诉求,使一些上访者选择了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2009年12月,一姓骆的上访者要求人大帮助解决一涉诉案件,参与接待的律师分析该案的问题主要出在管辖权上,帮她理清了法律关系,指明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后上访者通过正确的法律途径解决了问题,感到很满意。二是为解决一些困难群众的涉法涉诉问题发挥了参谋作用。针对一些本人确有很大困难需要帮助的信访案件,律师们向常委会提出了通过多种途径帮助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意见,得到常委会采纳,使不少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得到解决。一名姓徐的村民,开一采石场在风景保护区内,加之已过经营有效期而被政府关闭,因此上诉法院,一审二审均被驳回,于是上访不断。律师在接待中指出政府行为和法院驳回并无不当,对其做了详细的法律解释工作,同时也向常委会提出了解决其实际问题的建议。后经常委会信访办与当地政府协调,对其损失作了适当补偿,对其生活上的困难给予了帮助,本人因此表示接受现实,息诉息访。三是提升了人大信访宣传和普及法律、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功能。律师参与接待的40多件信访,都是涉法涉诉案件,通过进行法律宣传解释咨询和指导,使多数上访人进一步了解了相关法律知识,增强了法律意识,增进了对司法机关的信任,有的消除了一些错误的念头,不再上诉上访;有的通过正确的司法途径,实现了自己的权利和利益。
(重庆市万州区人大常委会 陈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