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重庆 > 新闻报道

人大代表在行动:致富不忘乡梓 他为家乡孩子修路建校

 

来源: 华龙网  浏览字号: 2010年07月29日 20:40

  华龙网7月28日21时讯(实习记者 汤丹)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我希望我这块‘砖’,能引出更多的‘玉’,让更多的人关注家乡的教育事业。”市人大代表胡建祥如是说。在“五个重庆建设,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中,身为永川人的胡建祥积极参与贡献,慷慨解囊为家乡改建村级小学。

  让家乡孩子走路不再湿鞋

  胡建祥出生在永川一个贫困的家庭,13岁那年,刚上初中的胡建祥因为家里交不起一元钱的学费被迫辍学,开始艰辛的闯荡。经过多年打拼,如今的胡建祥已是四川一家公司老总。

  2005年临近春节的一天,胡建祥回家探亲,这天刚巧下着雨,胡建祥看到背着书包的孩子把鞋提在手上,光着脚丫走在全是稀泥浆的机耕道上,一双双小脚被冻得通红。“20年过去了,我儿时受过的罪家乡的孩子还在遭受。”胡建祥不禁难道起来,并下定决心一定要为家乡修一条水泥公路,让家乡的孩子们走路不再湿鞋。

  说干就干,胡建祥顶着亲人的压力,拿出375万元,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修建起一条横跨三个村、全长7.3公里的柏油路。这下子,不仅孩子们上学方便了,村里还通上了汽车。“现在我们上学再也不用走稀泥巴路了,谢谢胡叔叔。”一名小学生说。马道子村的乡亲们也纷纷表示,以前去朱沱镇赶个场要走2个多小时,现在半个钟头就到了,这些都多亏了胡代表。

  付出只为孩子能拥有更好的明天

  位于朱沱镇的马道子村小学,是全永川最偏远的村级小学之一,每次经过那里,孩提时的学习情景总会浮现在胡建祥眼前。当得知马道子村小是当地方圆10余公里内的孩子接受教育的唯一之地。然而由于办学条件有限,农村孩子不能拥有好的读书环境时,胡建祥立即拿出150万元改建马道子村小。经过改建后的村小校舍教学实施齐全、环境优美,可容纳800至1000学生就读,预计今年9月开学时就能建成并投入使用,马道子小学也成为永川第一所农村寄读制小学,它的建成,让马道子村数百名“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务工时放了心。 

  “我在外打拼多年,深知缺少知识的艰难,我只希望能让家乡的孩子们有更美好的明天。”采访中,胡建祥反复地说,尽管他钱不多,来的也不容易,但只要他人需要帮助、家乡建设需要支持,他就不会不管。

  对于胡建祥的义举,永川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友鹏给及了极高评价。他表示,胡建祥充分体现了人大代表无私奉献的精神。陈友鹏还介绍,在“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中,永川区人大紧紧围绕“五个永川”建设,制定了视察促进、检查监督、调研献策、参与贡献“四大行动”及“40项活动”,各级人大代表真情参与,上下联动推进,目前,永川区“代表行动”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编 辑: 杨胜万
责 编: 杨胜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