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重庆 > 新闻报道

抗洪救灾·区县乡镇人大代表在行动

来源: 重庆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10年07月28日 12:22

  永川区吉安镇 洪灾无情人有情

  7月8日,永川区吉安镇人大主席李劲接到电话,“快来这里看看情况,那些捉鱼的人非常危险。”电话里传来带着哭泣的女声。打电话的是镇人大代表、金门村妇女主任、养鱼大户蔡开会。

  连夜的暴雨,导致五星水库泄洪压力大增,位于之下的鱼塘由于工程质量差,在连连暴雨的威胁下,于8日中午被洪水冲垮,20多亩鱼塘被毁,池中2万多斤鱼全部被冲走,损失十多万元。“灾难是暂时的,灾难无情人有情,人大一定会同党委政府,积极想办法,帮助你们渡过难关,继续成为我镇的养殖大户。”镇人大暴雨中送来的关心,极大地鼓舞了群众重建家园的信心。

  暴雨的不期而至,对场镇建设提出了极大的考验。10日,镇人大组织10名人大代表视察场镇市政设施被毁情况;了解居民们的生活受影响情况。“下水道排水不足,暴雨将泥沙直接冲到街面上,影响正常出行。”镇人大立即责成城建办着手清理,并对存在的问题汇总,进而拟定建设计划,改善市政建设,提早做好应对再次暴雨的准备。

  (刘燕花)

  潼南县古溪镇 抗洪抢险代表作用明显

  7月4日晚上8点,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致使潼南县古溪镇4854亩稻田被淹,62间房屋倒塌、152个村民受灾。灾情发生后,该镇县、镇人大代表积极行动,帮助受灾群众转移财物,安置灾民,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确保了全镇安全稳定。

  5日凌零晨1点,电闪雷鸣,暴雨越下越大。为防止意外发生,古溪镇党委书记、县人大代表王超尤火速赶到办公室,一边通知各村加强值班,组织群众抗洪抢险,一边带领人员赶到三丝厂,动员住在危房里的几户职工搬到了安全地方,接着他又冒雨检查了场镇周围的几处高岩有无山体滑坡,一直忙到凌晨3点才休息。

  第二天一早王书记又到遭受山体滑坡的5户灾民家里进行慰问,并和民政干部一道妥善安排了受灾群众的生活。上午11点,冒雨来到龙洞桥水库,实地查看稻田遭受水淹的情况,中午12点,又到红花医院,查看了该院底楼以及附近几户人家遭受水灾的问题。下午4点又组织召开了驻村组长会议,详细了解了各村抗洪救灾的具体情况,安排部署了灾后重建工作,一直忙到了天黑。

  据不完全统计,该镇共有68名县、镇人大代表参与此次抗洪抢险,转移155名受灾群众,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廖毅)

  黔江区石家镇 代表战斗在抗洪第一线

  7月8日至9日,黔江区石家镇境内遭遇特大暴雨袭击,导致辖区农房垮塌、农田淹没、山体滑坡……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在此关键时刻,全镇50余名区、镇人大代表全力投入抗洪救灾工作中,以人民利益为重,身先士卒,舍小家、顾大家。据不完全统计,人大代表在险情发生后组织群众安全转移达2000余人,转移人民群众财产近200万元。

  石家镇人大代表、清塘村村主任周显忠,在7月8日下午接到镇上预警通知后,便立即对渗坝街上的各家各户进行了通知,无人在家的就千方百计地找人通知。镇人大代表周正全,脚疼走路不方便,行走起来一瘸一拐,7月8日深夜11时,险情出现后,他不顾自身和自家财物的安全,拿起手电筒挨家挨户喊醒村民30余户近100人并做好安全转移工作。镇人大代表、清塘村妇女主任郑蓉自己是受灾户,在灾情发生后,顾不上抢救自家财产,在灾民临时安置点,主动承担给灾民煮饭,让受灾群众感到党的温暖。

  (陈会)

  石柱自治县王场镇 洪灾面前无弱兵

  “周镇长吗?我是曾凡盛,我刚检查安排完石溪村农房垮塌户的救援工作,现正急赶往双星村地质滑坡地带,请你马上到双龙村检查玉米倒伏情况……”

  这是7月10日上午10时,县人大代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王场镇镇长曾凡盛冒雨在全镇一线开展检查灾情和灾后救援工作时,在路上用手机对副镇长周永凡作出的紧急工作安排。

  当他急速赶往双星村兴旺组时,只见王公坡老院子屋后10多米高的山崖垮塌近百平方米,阻断了人行路,并毁掉了村民王顺文、向时友两家的房屋,他紧急安排村组干部全力救援后,又冒雨赶到其它村查灾去了。

  8日至10日上午王场镇范围内普降大暴雨,特别是8日下午雨量达50毫米以上。针对这一情况,曾凡盛及时组织县镇在家的21名人大代表,一面加强值班工作,一面深入全镇六个村,紧急开展查灾和救援。看到人大代表一行冒雨抗洪抢险,受灾村民无不感谢地说“人大代表胜似我们的亲人。”

  (江策)

  北碚区澄江镇 雨中情真意亦浓

  7月5日,阵雨不断,北碚区澄江镇部分地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质滑坡,为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镇人大主席史建忠深入到民权村柏树林社、五一村鱼箭滩社的十多户受灾村民家中,了解了他们的生活居住情况。

  “老人家,你家房子太危险了,不能再住了,为了你的安全,我们接你出去住敬老院吧,那里人多、好耍、路平,也方便你出行”,史主席劝说着五一村鱼箭滩社80岁的老人李世玉,希望尽快离开受地灾威胁的老房子,暂时到敬老院居住。在村民贺成安家中,史主席详细看了他家房屋的受损情况,针对房屋存在的危险,积极与村干部协商,终于在林场内找到房子免费让他暂时居住。

    (王敏)

编 辑: 杨胜万
责 编: 杨胜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