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
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开展以来,永川区人大常委会机关按照区委的统一安排,坚持抓学习增强主动性,抓查找问题增强针对性,抓整改增强实效性,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促进了常委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强化学习 提高认识水平
启动迅速,突出一个“早”字。4月10日,永川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召开“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崇尚创新、追求卓越”大讨论动员会,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友鹏全面阐述了解放思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大讨论活动的开展作了安排部署。区人大机关制定印发了《开展大讨论活动方案》,成立了工作班子。机关大讨论办公室制定了学习计划,落实学习内容,集中学习由每周一次增加为每周两次,保证了学习时间。为了不断深化学习内容,还邀请了原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金烈作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俞荣根作了《重庆改革开放30年民主法制建设》等一系列专题报告会,分三批派机关干部参加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学习培训。通过学习培训,促进了机关干部的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
找准问题 深刻剖析根源
在强化学习的基础上,按照“三查”的要求,区人大常委会机关采取个人自查、专题讨论、谈心交流、写心得体会等形式,查找党员和领导干部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归纳起来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有的同志从事人大工作的专业知识,以及人文修养、法律知识、经济知识、文化知识和政策水平不适应工作岗位和新形势的需要。二是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有的同志缺乏危机感、紧迫感、不思进取,心浮气躁,怨天尤人。认为人大工作是“二线”,存在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得过且过,缺乏敢拼敢闯的精神。三是有的同志在思考问题、研究工作时,有置身事外的超然态度,不能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全区人大工作的全局考虑问题,不敢说,不愿说,隔靴搔痒,工作效果不明显。四是有的同志认为人大工作法律性、程序性、规范性较强,不需要开拓创新、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五是有的同志工作劲头不足,缺乏主动性,服务“三会”、服务代表、服务基层、服务发展的能力、水平和效率不高,机关各委室的沟通协调、支持配合有待加强。通过查找问题,写剖析材料,并将学习心得和剖析材料进行展示交流。以党小组为单位召开了大讨论专题组织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帮助每个党员干部职工找准差距,提出改进措施和努力方向。
认真整改 推进人大工作
进一步强化学习,在认识上有新的提升。坚持常委会机关政治学习制度,不断拓宽学习内容,突出学习效果。坚持组织常委会法律知识专题讲座,增强计划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不断提高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干部履职水平。按照区委全面推进永川现代大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战略部署,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谋划人大工作,努力推进人大工作上新台阶。
坚持边整边改,在能力上有新提高。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不断提高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重大事项决策的科学性;有效监督,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增强人大监督工作的实效性;把维护核心、服务中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关注民生,作为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增强政治意识、中心意识、大局意识和创新意识。与时俱进,在机制上有新突破。要通过整改,不断完善常委会机关“规范有序、务实高效”的运行机制,提高工作效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逐步拓宽监督领域;进一步坚持人大常委会领导接访、人大代表参与接访和人大常委会与“一府两院”联合接访和重点信访案件现场交办制度,加强信访工作;进一步健全代表述职和先进代表小组、优秀代表评选表彰制度,充分发挥代表作用;进一步改进审议方式,提高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审议质量;进一步加强机关自身建设,建立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提高人大机关的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
加强调查研究,在工作上有新成效。要通过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熟悉社情民意、科学决策,突出工作效果。今年,区人大常委会要组织代表开展“三个一”活动,按照“小型、专题、深入、实效”的要求开展调查研究;常委会组成人员要选定题目,带头开展调查研究;常委会机关各委室要分别开展专题调研,拿出调研成果。要通过广泛深入的调研活动,知实情、集民智、求实效,不断推动人大工作的创新发展。
特约记者 王贞华
《公民报》2008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