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重庆 > 新闻报道

永川区大力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来源: 重庆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10年07月13日 16:34

  农村卫生工作是永川区卫生工作的重点,是关系到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大力推进“健康永川”具有重大意义。现将情况综合如下:

  永川区农村卫生事业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城乡布局严重失衡,与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有较大差距。二是乡镇卫生院的基础差、底子薄、人才缺乏,农村卫生服务能力不强。三是村卫生室防保功能薄弱、医疗水平差、组织松散,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基础不牢”。四是农民医疗保障水平低,医疗救助制度建设滞后。五是医疗卫生投入补偿机制扭曲,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质弱化。

  为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永川区积极应对。

  一是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加快建设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在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同时,增大对农村医疗资源的配置,建立运行有效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是充分发挥区级医疗卫生机构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龙头作用,加大对农村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的技术指导服务力度。整合卫生资源,逐步形成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的协作机制。

  三是强化乡镇卫生院的公益性质,建立乡镇卫生院良性运行机制。改革管理体制,强化乡镇卫生院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定位,使卫生院成为专职为农村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非营利性医院,实行防保、医疗两条线管理。

  四是强化村卫生室的网络功能,建立村级卫生服务的自我发展机制。要按照方便群众、便于管理的原则合理设置卫生室,每个行政村力求有一个集体所办的卫生室。加快推行乡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由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行政、业务、人员、财务和药品购销等实行“五统一”管理。

  五是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进农村医疗救助,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水平。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医疗救助,重点做好农村儿童、孕产妇、农村五保户和贫困农民家庭以及农村结核病、爱滋病人群的医疗救助,保障农村重点人群享有重点服务。加强农村卫生机构、从业人员、卫生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准入管理,加强农村卫生服务质量的评估、管理与监督,加大卫生执法力度,维护农村正常的医疗秩序。

编 辑: 杨胜万
责 编: 杨胜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