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大常委会科技进步法专题座谈会上在长沙召开
建议加强平台、服务体系建设,畅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渠道
6月17日,省人大常委会科技进步法专题座谈会上在长沙召开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勇出席座谈会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肖雅瑜出席座谈会
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梁尔源主持会议
省直相关部门专家,以及高校、企业科研人员参加座谈会
湖南人大网讯 6月17日,省人大常委会科技进步法专题座谈会上在长沙召开,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勇、肖雅瑜出席座谈会。
省人大常委会科技进步法执法检查组在检查中了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我省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高。“十一五”以来,全省累计取得各类科技成果3900多项,其中85项获得国家科技奖励,获奖数居全国各省(市、区)前列,取得了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C/C航空制动材料等重大科技成果。2009年全省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均为2005年的2倍多,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连续两年居全国第9位、中西部地区第1位。
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我省科技成果转化率却很低。由于科研与生产不能有机结合、投融资渠道不畅、风险投资发展缓慢、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等原因,我省科技成果中能签约转化的只有30%,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只占签约的30%。
此次座谈会邀请省直相关部门专家,以及高校、企业科研人员参加。座谈会上,大家建议要加强平台建设和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畅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渠道。县(市、区)科技管理部门要把工作重点放到科技成果推广和科学普及上来。要加强科技成果在园区、基地的集成应用和产业化发展。(苏莉 陈柳)
编 辑: 苏大城
责 编: 苏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