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进步法执法落实深入 推进高新园区二次创业
湖南省科技厅最新的统计表明,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11%,比2005年提高3.8个百分点。科技进步已成为湖南持续发展的动力。而科技成果顺利转化,科学技术持续进步离不开法律的规范与保护。
从今年3月开始,湖南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以下简称科技“一法一条例”)贯彻落实情况执法检查。今天上午,省发改委等9个部门向湖南省人大汇报了实施落实的情况,省高级人民法院等9个部门和单位提交了书面汇报材料。省人大常委副主任肖雅瑜和陈叔红听取了有关情况。
据统计,至2009年底,湖南省级以上的重点实验室数量达到92个,比2006年增加39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94个,比2006年增加51个。2009年,湖南获得专利授权8309件,是2005年的2倍多,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752件,是2005年的3倍多,居中部第一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30项,在省、市(区)推荐单位中排名第三。
2006-2009年,湖南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3%,比“十五”期间快6个百分点。2009年,全省实现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4500.9亿元,实现增加值1427.1亿元,均相当于2005年的3倍。
“十一五”以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70%,其中农林新品种覆盖率平均达95%以上;建立示范基地298个,示范推广面积9300多万亩。其中粮食丰产工程实施三年来,累计增产粮食160万吨,带动农民增收23.8亿元。2006-2009年,湖南实施了包括省科技重大专项在内的一批项目,取得良好效果。比如在节能减排、高品质铝、公共安全、矿山安全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尽管湖南科技进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全省科技投入总量却不足,2008年全省研究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仅为1.01%,离2010年“十一五”末达到2%的目标差距还很大。政府科技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全国仍处于下游水平,其增长率2009年在全国排名第29位,财政科技拔款占地方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针对这一情况,肖雅瑜和陈叔红表示,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科技法制意识,把科技投入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依法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增长速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速度。同时,通过财政资金引导、政策激励和约束等措施,大力引导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并鼓励、引导社会力量以不同方式增加研发投入,争取实现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10年末达到2%的既定目标。
同时,他们还强调,要加强科技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要研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大力支持产业前景广、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科技成果快速实现转化,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
湖南省科技厅负责人表示,在下阶段贯彻落实“一法一条例”工作中,他们将积极推进高新园区“二次创业”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支持长沙建设国家创新创业园,支持株洲高新区建设国家级生态园区,稳步推进湘潭高新区建设。并且抓紧实施《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五年行动计划》,重点发展风电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太阳能光伏、工程机械、高性能金属材料5个千亿产业集群以及电动汽车等10个百亿产业,培育壮大100家高新技术示范企业。着力突破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信息、生物、航空航天等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以园区和基地为载体,加强技术的集成应用与产品规模化的基础能力建设,组织实施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程、金太阳示范工程、LED照明示范工程。(记者 冯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