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重庆代表团返渝(图)
张浩淼
昨日,江北国际机场,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重庆代表团返渝。记者 万难 摄
(记者 张浩淼 实习生戴立)昨日上午11时许,雨后初晴的江北机场,一条红地毯铺向刚刚从北京飞来的航班。地毯这头是"热烈欢迎重庆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代表返渝"的大红横幅和一张张笑脸;地毯那头,走来刚刚参加完全国人大会议,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代表。
"新芽发出、桃花盛开,重庆的春天来得更早一些。"走下舷梯的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光国、市委常委刘光磊笑容满面。陈光国说,这次会议是一次团结奋进、昂扬向上、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大会,开得十分成功。重庆代表团的所有代表以饱满的热情参加了各项重要议程,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10件议案和255件建议。今年的议案、建议虽然少于往年,但在质量上却有了新的提高。
一下飞机,全国人大代表杨庆育就被记者团团围住。"对于两江新区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您有些什么样的解读?"杨庆育兴奋地说:"这令人倍感振奋。国家的支持给两江新区比肩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我们底气十足!"同时,杨庆育也谈到,这表明中央对在国家宏观战略层面发挥两江新区先行先试作用的高度重视,再次证明两江新区已成为引领内陆开发开放的重要引擎。重庆将用改革的精神进行制度变更,使两江新区获得新的发展模式。他还谈到,两江新区的定位是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有保税港区和机场。作为重要门户,不仅要在工作上领先,还要在制度设计上领先,要让全国乃至全球投资商瞩目。
全国人大代表陈忠林说,本次大会向世界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这与世界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相比,在短短30多年里,无论是立法的数量,还是立法的质量,我国立法的成就都是无可比拟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于法院、检察院等司法部门,法律体系的形成更具有特殊的重大意义,对人民法院审判和执行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司法部门要采取更多的为民司法举措,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低成本的司法服务,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温暖和优越性。
全国人大代表康厚明是一位农民工代表,他说此次会议让他感受到政府更加关注民生和社会公平正义。在温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农民工的叙述连续用了120多字,在解决农民工生活和工作存在的问题时用了"着力"二字,这让康厚明心中有了更多的期望,"今年,我的议案仍然与农民工相关。"康厚明笑着说:"我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农民工的生活肯定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走下飞机的代表们接过前来迎接同事送上的鲜花,立即打开"话匣子"向迎接者们谈起了参加会议的见闻和感受,他们的共同感受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民情民意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国家、我们重庆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光明。
市领导余远牧、凌月明、吴家农等到机场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