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人大 > 重庆 > 新闻报道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畅通重庆建设工作评议调研

来源: 重庆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10年08月25日 12:56

  按照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今年的工作安排,根据《重庆市人大常委会评议市人民政府畅通重庆建设工作实施方案》,7月12日至15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及有关单位和部门负责人,分别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余远牧、王洪华率队,赴主城和万州、涪陵、黔江、开县等部分区县,采取现场查看、明察暗访、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集中听取汇报等方式,对各地开展畅通重庆建设的相关工作进行了实地调研。

  一切为了人民出行方便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畅通重庆建设工作评议调研

  文/本刊记者 张双山 萧仁武

  7月14日,重庆市人大常委会评议市人民政府畅通重庆建设工作调研一组在开县石碗超限运输检测站,调研组组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余远牧详细了解了检测站每天有多少超载车辆、对这些超载车辆如何处理等情况。他说,作为公路交通执法人员一定要严格执法,加大公路交通法制法规宣传,要担起公路保护的责任。

  13日,在黔江舟白机场,看到即将进入试飞的机场跑道,调研二组组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洪华对渝东南交通的飞速发展给予了高度肯定,称这必将带动整个武陵山地区交通、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黔江应抓住机会,在畅通重庆建设工作上,作出更大的贡献。

  ……

  评议:注重关注民生,以人为本

  12日上午,为深入推进畅通重庆建设评议工作,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召开对市人民政府畅通重庆建设专项工作评议动员大会。会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光国在听取畅通重庆建设工作汇报后,作了重要讲话。

  陈光国强调,我们要站在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关注民生的高度上来开展工作评议。刚刚闭幕的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做好当前民生工作的决定》,会议指出,要切实把工作重心放到民生上,通过改善民生扩大消费、拉动内需,形成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局面。薄熙来书记在会上强调,“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始终如一的奋斗目标,而且言行一致,卓有成效,前无古人”,要“把群众的‘衣、食、住、行、用’这五个字都安排好”。

  陈光国说,建设“畅通重庆”,就是要在“行”字上下功夫,通过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管理水平,强化体制机制保障,切实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畅通安全出行的热切期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对这项工作极为重视,自“畅通重庆”建设启动以来,常委会领导、市人大城环委及不少人大代表多次调研,出主意,提建议,积极助推。在今年人代会上,又把开展“畅通重庆”建设工作评议列入2010年常委会的工作计划。“我们在对政府畅通重庆建设的工作进行评议时,务必要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以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充分认识畅通重庆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这样才能在思想认识上和市委保持高度的一致,确保评议工作正确有效的开展,最终起到促进和推动的作用。”

  陈光国指出,通过开展工作评议,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市人大代表开展调研,不仅能够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执行法律和履行职责方面的情况,而且通过走访、座谈、实地察看等形式,还能广泛收集群众的建议和意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有针对性、操作性较强的评议整改意见,这对加快“畅通重庆”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更好地关注民生,落实好民生,切实体现执政为民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充分发挥人大常委会倾听民意、集中民智、关注民生的积极作用,引导群众理解和支持政府工作,从而为加快推进“畅通重庆”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

  为确保这次评议工作达到预期的目的,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陈光国还特别提出几点要求:要高度重视,认真配合,确保评议工作顺利开展;搞好学习,依法公正进行评议;要坚持评改结合,边评边改,确保评议取得实效;畅通信息,重视交流,统筹协调好上下联动,以确保市委中心工作意图的实现和“畅通重庆”建设任务的完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调研:作风严谨务实赢赞誉

  14日下午3时许,当余远牧副主任率领的调研组在开县石碗村超限监测站实地调研结束后,正准备乘车离开时,陪同调研的县政府副县长李培中走上车清点人数,竟发现少了2个人:调研组成员——市人大代表吴显才、市公路局副局长朱顺芳。

  调研组成员突然“失踪”了,委实让这位副县长吃了一惊。在询问相关工作人员后方才得知,这两位调研组成员被余远牧副主任指派去该县其他地方暗访了。“在调研中,只有既看‘规定动作’,又看‘自选动作’,采取明察和暗访的方式,才能全面、真实、准确地了解和掌握相关情况。”调研组成员姚代云称。

  其实,调研组成员在调研当中“失踪”,是本届市人大及其常委会长期坚持的一种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而这种作风又自始至终体现在本次调研中。

  14日,当调研组成员经过长达近4个小时的车程颠簸后,于中午12点半达到开县,吃完午饭后已是1点多了,按惯例本应休息一下,但检查组成员到房间进行简单洗漱并小睡了不到20分钟,就匆匆地乘车前往实地开展起了调研工作。当日,室外地面温度高达35度,无论是在云枫街口交巡警平台,还是在石碗村超限监测站现场,火辣辣的太阳和闷热的空气,如蒸烤一般,让检查组成员的汗水始终没有干过。而随后计划在下午5点半结束的座谈会,在检查组成员仔细的询问、认真的了解、真切的互动交谈中,也不知不觉开到了晚上7点10分。

  “本次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的调研活动,让我们真实地看到了在畅通重庆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而调研组成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更令我们敬佩和学习,也增添了我们做好工作的决心和信心。”对此,陪同调研的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国正如是表示。

  现状:

  成绩斐然,但问题不容忽视

  通过为期4天的实地调研,调研组了解到:自2000年畅通重庆建设开展以来,特别是2008年“畅通重庆”建设启动以来,各地高度重视,进一步理顺了城市交通管理体制,加大科学技术的应用,城市交通管理逐步向精细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一大批建设项目竣工投入使用。无论是在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交通综合管理工作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主城轨道交通建设2008年到2009年就共完成投资121亿元,续建一、三号线一期,开工建设一、三号线二期及六号线一期,共计达99.15公里。在主城城市道路交通建设、换乘枢纽及公交站场建设、高速公路建设、铁路建设、港口和航道建设、航空建设,以及农村公路建设方面,我市均投入大量资金,并加强了管理使用。

  “此前两年,我市共完成投资837亿元,2010年计划完成投资约610.7亿元,1至5月已完成投资约214.64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35.1%。”对此,陪同调研的市畅通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人向调研组成员欣慰地汇报。

  尽管如此,但其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建设资金筹措的压力仍非常巨大;主城缓堵的任务仍艰巨,特别是在一些城市节点、部分路段,高峰期间的堵车现象仍让人头痛;而在部分区县中不同程度存在对外交通网络体系仍不十分健全、农村公路抗灾能力弱、交通安全稳定的压力大,以及建设中的拆迁矛盾多、交通法规贯彻执行不尽到位等问题。

  声音:畅通重庆建设要统筹城乡发展

  “畅通重庆建设,是五个重庆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长期任务,更是民心、民生工程之一。”调研中,调研组成员反复强调,各地、各部门务必进一步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加强工作,将之抓实抓好,“市人大常委会对畅通重庆建设专项工作组织开展评议,就是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七次会议精神的一个具体实践,目的旨在找准问题,促进工作,服务发展,惠及民生。”

  建设资金短缺,筹措压力大,是各区县普遍反映的问题。对此,余远牧副主任指出,既要结合实际,又要解放思想,突出重点,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如在投融资中,可以采取BOT或BT模式,以加快建设工作进度。同时,有关单位和部门要加强与国家相关部委的沟通联系,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

  在交通建设上,王洪华副主任叮嘱道,要有效地利用土地,特别是区县,要借鉴主城区以前建设的经验教训,作好长远规划,为市民出行打造一个良好的基础环境,“道路负荷是困挠目前交通顺畅的一大问题,我们再也不能走老交通规划的路了,科学规划是我们必须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

  针对农村公路抗灾能力弱等问题,姚代云、李玉琴、杨长富、赵国富、马春生、吴显才等调研组成员建议,要进一步提高对农村公路建设的补助标准,将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农村公路危桥整治列入市级专项补助。而在交通管理年度考核上,重点有选择地考核几项内容,以促进远郊区县有针对性地抓好几项工作。同时,通乡通村公路建设,要与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整合力量、资源和资金。

  调研时,市人大代表洪忠进还直言不讳地说,现在的城市不畅通,也不能单纯地看作是基础设施跟不上的问题,乱停乱放,不遵守交通秩序,人为地给他人增加不便,驾乘人员及行人的素质也是影响城市道路交通不畅的一大原因。对此,调研组成员建议,在机动车驾乘人员培训时,应该加大职业道德和法规知识的培训,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从而为缓解道路交通压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此外,调研组成员还就如何进一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交通管理、重视车站码头安全、加强超限执法、改善交巡警工作环境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张双山 萧仁武)

编 辑: 刘宇
责 编: 刘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