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武隆人大代表“五带头”致力群众“万元增收”
得天独厚的地质条件给武隆县带去了冠绝亚洲的“天坑地缝”等奇景,同时也辩证地给当地人民带去了发展上的桎梏——山地崎岖、交通不便,以及随之而来的常年相对贫困的状态。
自“代表行动“开展以来,武隆县人大常委会围绕县委中心工作,致力于人民群众“荷包鼓起来”的需求,大力促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落实一亩以上找钱地”
为让“代表行动”落地生根,武隆县人大常委会提出全县各级人大代表“五带头”标准。“五带头”即带头帮助一户贫困户;带头提出一条以上批评、建议、意见;带头为原选区选民办一件好事、实事;带头落实一亩以上的找钱地;带头开展一次以上的调研。
“带头落实一亩以上找钱地”,可以说是县人大常委会结合县情,提出的一项独特举措。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何梗生说,与周边不少区县比较,武隆县人民因地质条件独特,相对较穷,发展经济的需求是心里最渴求的呼唤。“全县各级人大代表要是把这项工作做好,就是代表对人民群众很大很实在的贡献。”
按照这一理念,武隆县各级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视察促进、调研献策活动,也大都围绕促进经济发展、经济项目实施选题。先后开展了高山蔬菜基地建设、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林权制度改革、农村公路建设、城乡居民饮水安全等60余次视察活动,积极提出建议意见近400条。
代表争先带动群众增收
如何自己挣钱做榜样?如何帮助群众一起致富做贡献?武隆县各级人大代表在这个舞台上纷纷走上前台,呈现出全力以赴、波澜壮阔的局面。
仙女山镇人大提出每一名人大代表联系5户群众实现万元增收后,镇人大代表胡小洪便积极思考农民增收新路子,带领村民种植林木3000多亩,助推“森林重庆”建设,同时带领村民想办法从林子里挣钱:先后发展林下优质蔬菜2000亩,林下土鸡1.5万只,山羊200只,笋竹1000亩,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刘剑则是桐梓镇人大代表,一名普通的村党总支书记。看着所在的香树村一朝解决温饱,十年难进小康的困境,苦苦为村里寻找能够致富的艰辛之路,他在多次失败负债10万元的情况下,终于瞄准金银花产业,经几年辛苦后终于在去年迎来回报:共生产金银花干花4.8吨,产值50多万元,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
为让更多的村民搭上致富快车,作为带路人的刘剑在镇党委支持下,再次按照“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组建起武陵县力博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会员实现了全村覆盖,他与会员签订最低收购保护价,将农户收益受市场影响降到最低。按照现在发展势头,今年已带动236户村民种植金银花,目前全村在地面积达2000亩,今年还将投产500亩,实现产值200万元,使185户农户实现万元增收目标,预计香树村2年便可达到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全覆盖。(刘金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