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举行分组会,审议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拟提请表决的事项。图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陈喜庆在分组会上发言。中国人大网 沈娟摄
中国人大网讯 6月29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陈喜庆审议时认为在城镇化的过程当中,要防止“城市病”。
陈喜庆委员指出,据我们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一些城镇化专家研究表明,一个国家和地区城镇化率超过50%是一个警戒线,如果搞不好就会出现严重的“城市病”,“城市病”既包括环境、交通堵塞等等,还包括像拉美国家的贫民窟问题,成为严重的社会乃至政治问题。现在各地城镇化建设有一种冲动,但是这种冲动还停留在土地的城镇化,停留在土地经济、土地财政的冲动上,而没有特别关注人的城镇化,这样的势头中央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了,但是关键要下大的决心解决。因为人如果没有城镇化,进城以后没有工作,又居住在非常简陋的地方,将酝酿巨大的社会问题。特别是那些农民工,或者是被动转为市民的人,他的生存技能是比较低的。所以,农民工和被占了土地以后转为市民的这些人的职业培训就会成为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要重视培训,使他掌握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技能,使他继续就业。总之要通过有力的措施,避免贫民窟这样的问题在我国发生,避免城镇化过程当中人的城镇化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避免由此产生的社会乃至政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