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举行分组会,审议国务院关于2012年中央决算的报告,国务院关于201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12年中央决算审查结果的报告。图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丛斌在分组会上发言。中国人大网 包瓴瓴摄
中国人大网讯 6月29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丛斌审议时提以下几个建议:
一是既然提到“市民化”,那么在城市化、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如何使农民达到“市民化”,这个过程国家要下大力气,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做出科学的部署。这里可能涉及到很多问题,不只是城市公共服务的问题,涉及到农民本身的自我发展问题,涉及到人的发展问题。
二是在城镇化过程中,经济的三架马车,即内需、出口、投资,在城镇化中这三架马车中有两架马车和城镇化密切相关,就是内需和投资,如果以这个为目标来发展城镇化的话,我认为是不可取的,要注意这个问题,要注意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布局问题。现在已经达到52.57%的城镇化率了,我们还是要稳步发展,目前不要再过度强调加快城镇化的步伐了,主要是要把52.57%的城镇化内涵建设很好的谋划一下,让它真正成为城市,达到市民化,重点在52.57%市民化工程上做点扎扎实实的工作。
三是在城镇化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成绩,实际上在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负作用、负面影响是不小的,怎么样对待这些负作用?医学上讲叫“并发症”,我们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比如“空心村”的问题、老弱病残都留在农村了,我们怎么办?这些问题要详细的研究。
四是在城镇化过程中要量力而行。为什么量力而行?近年来的城镇化基本上是个耗能的过程,既然是耗能的过程,我们就得量力而行。我们有多大的能量来发展多大规模的城镇化?这要有一个科学规划。从理论上讲城市有三大功能,第一是聚集功能,第二是交换功能,第三是创制功能。我们发展了城市以后,新的城市能不能发挥出这三大功能,这个问题需要深入的研究,所以要量力而行。
五是根据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城市化的步伐要做出相应的调整。生态的基本资源和基础在农村,我们要加强落实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人类发展到今天,不只是中国重视生态文明,全世界每个国家都就应重视,这涉及到人类发展的空间和时间问题,这是需要重视的,因此新农村建设问题还是要提到日程上来。我们还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我们国家现实的状态来发展城镇化。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不只是城市化的问题,迫在眉睫的是解决农村的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