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大网讯 12月29日下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工作情况的报告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姒健敏在审议时说,教学经费拨款的制度能不能突破,不再搞生均拨款。这种拨款的途径对发挥高校的办学积极性曾经有好处,但是需要在提高办学质量的前提下,这种拨款方式是不可取的。我建议,应该按照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个核心的角度进行拨款。比如说,按师均拨款,可以对不同的高校有要求,师生比应该是什么样?甚至是教授和助教的比如何。这样的要求,按师均全额拨款,让教师真正安心于教学和科学研究。比如说可以按照高校承担国家重大科学研究的项目和经费进行配比拨款,再可以按照得到的社会各方和各政府与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捐资助教或者是教育项目建设进行配套支持。还有高校的维护,按学生拨款是需要的,如搞专业教学耗资、教学实验、实践、以及国家助学金、奖学金。
姒健敏说,我注意到报告中已经在进行招生改革了,报告中提到要“坚持统一考试的前提下”,我想这句话主要是涉及到公平,但是事实上高校的招生考试已经授权各省区,教育部已经授权自己做,所以谈不上统一考试这个公平的问题。现在高三的学生,后半年基本上是准备应付高考,为什么一定要参加这个高考,我觉得有两种学校是可以不参加这样的考试。一种是高水平大学,完全可以由高水平的大学自主招生考试。还有一种就是上高职,高中会考后,基本的成绩包括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都已经清楚,所以完全可以自然地进入高职院校。所以教育部有的改革的力度还可以增大,还要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