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询问,这次采用联组会议形式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10-08-30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组专题询问会场 李杰摄

  检察日报综合报道(记者庄永廉)8月27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迈出了新的一步,首次组成两个联组,分别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和西大厅举行会议,审议国务院关于粮食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并进行专题询问。

  受国务院委托,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等九部门负责人到会应询。

  副委员长乌云其木格和21位常委会委员就20多个重要问题提出询问

  “要实现国家的粮食安全,说到底还是依靠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和农民种粮积极性。目前采取的这些政策措施还不足以调动这两个积极性,还有没有更深层次、更长远的保障措施?”孙文盛委员提出问题。

  财政部部长助理胡静林回答说,为了调动这两个积极性,中央财政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做工作。中央财政和发改委等几个部门每年都在考虑怎么能提高粮食的价格,增加农民的比较效益。这几年通过中央财政增加收入,使粮食主产省最大的担忧有了很大的缓解。

  “我个人感觉未来中国并不缺农民,而是缺少合格的农业劳动者。我国未来农业从业人员这支队伍在哪里,素质怎么保证?”邓秀新委员问道。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说,农村劳动力结构下降是我们所忧虑的。我们要在继续巩固和办好义务教育以及农村高中的基础上,下大力气,花更大的功夫来培养新型农民。

  杨邦杰委员问:“国家一直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是耕地减少的趋势难以扭转。当前我国耕地保护还存在什么问题?怎么解决?”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回答说,耕地减少主要原因是生态退耕占了大头……我们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坚持保护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对耕地的需求。

  ……

  委员们一一提问,应询者逐一回答。3个小时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云其木格和21位常委会委员发表了审议意见,并就20多个重要问题提出询问。

  专题询问很有新意

  记者了解到,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举行的第二次专题询问,也是首次以联组会议形式进行的专题询问。此前,6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就国务院关于2009年度中央决算的报告首次开展了专题询问。

  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原主任程湘清介绍,根据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法等法律,询问是人大监督的法定形式,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知情权的一种方式,对被询问者是一种带督促性质的监督。但加上“专题”二字就是一种很新鲜很引人注目的提法,它是对法定询问监督方式的创新和发展。

  程湘清解释说,专题询问是有计划、有组织、有准备地集中对特定议题进行的,比一般询问增强了刚性和制约力,有利于增强监督效果。

  人大探索产生良好反响

  人大监督在探索中步步深入,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舆评认为,专题询问不仅增强了人大监督工作实效,而且丰富了人大监督工作方式,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依法开展监督工作的一个重点和亮点。

  人大对“一府两院”工作进行专题询问,其实正是人民批评和监督权力的过程,只有这样的监督权拥有顺畅的路径和完善的制度保障,才能最终实现为民谋利的价值旨归。相信通过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或人大代表的实践,依法开展专题询问活动,将成为人大常委会开展日常监督的一种具体方式,将成为中国政治的常态,在国家民主和法治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据新华社、《人民日报》、《人大论坛》等)

来源: 检察日报2010-08-30 责任编辑: 余晨
print  close  to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