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专题询问常态化叫好

陈仁泽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12-04-27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4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围绕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成效和面临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向水利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等部门展开专题询问。面对常委会委员们连珠炮似的尖锐提问,国务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坦诚回答,使得诸多疑问在询问中化解,共识在互动中形成,未来农田水利建设的思路得到进一步厘清。

  有计划、有组织、有准备地集中对特定议题进行专题询问并非第一次。2010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结合审议国务院相关报告,已经开展了六次专题询问。这些询问与国家年度工作的重大方向、重点内容紧密结合,主题涵盖了财政决算、粮食安全、保障性住房建设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可以说政府将工作做到了哪里,人大就将监督开展到了哪里。

  专题询问从尝试逐步走向常态,彰显了人大监督工作的不断深入。专题询问在问答聚焦度、互动深度上比以往更进一步,询问更具针对性,过程更加规范、更有操作性,监督实效大大增强。前几次专题询问后,国务院认真落实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和一定成效,低收入和部分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有所缓解,教育改革的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一系列热点问题、难点问题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决。如今,专题询问已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推动中央重大决策贯彻落实的有效抓手之一。

  作为监督的新手段和新模式,专题询问的发展和完善,迈出了保障民众监督权、知情权、参与权的重要一步,理应为其常态化叫好。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相比民众对于权力阳光运行的热切期盼,专题询问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我们真切地希望,今后专题询问的强制性和约束力能进一步增强,当询问得不到满意答复时,就应坚决依法启动更具刚性的监督手段。唯有如此,人大监督权的落实才能拥有顺畅的路径和完善的制度保障,为民谋利的宗旨才能最终实现。

来源: 人民日报;2012年4月27日 责任编辑: 余晨
print  close  to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