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为统领全面创新司鉴工作

“十一五”期间司法鉴定工作巡礼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11-03-12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司法鉴定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组成部分,也是诉讼活动尤其是司法审判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200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的颁布与实施,回应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立法的呼声,顺应了促进司法公正和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时代要求。“十一五”期间,拉开了我国司法鉴定体制改革的大幕,司法鉴定事业已步入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发展轨道,一个保障司法、服务诉讼、惠及民生的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司法鉴定统一管理体制已初步形成。

发挥牵头作用司鉴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贯穿于“十一五”发展的全过程。2004年12月,中共中央21号文件转发的《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初步意见》提出了“建立统一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的改革目标和要求。2005年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法律上明确了司法鉴定统一的适用范围和主管部门、准入条件和设立标准,以及审核登记、名册编制、执业范围、执业类别、执业责任和权利义务等方面的规范要求,确立了登记、执业、实施、监督和处罚等管理制度。“十一五”期间,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司法鉴定体制改革精神和《决定》,积极推进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加强司法鉴定管理,不断推动司法鉴定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充分发挥司法鉴定制度的功能作用,司法鉴定的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司法鉴定统一管理体制初步形成;二是司法鉴定行业稳步健康发展。“十一五”期间,司法行政机关三级管理体系基本建立,司法鉴定管理的工作机制逐步完善,司法鉴定人和司法鉴定机构的数量稳步增长。经司法行政机关审核登记的司法鉴定机构从2006年底的3789个发展为2010年的4955个,司法鉴定人由43153名发展为53835名,逐步实现了东、中、西部地区司法鉴定公共服务的全覆盖,适应司法机关和人民群众诉讼需求的司法鉴定行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三是司法鉴定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先后制定和颁布了一批管理规范和技术规范,司法鉴定执业规范体系不断完善;四是司法鉴定能力水平不断提高;五是司法鉴定制度功能作用日益彰显。“十一五”期间,广大司法鉴定人公正执业、规范执业、廉洁执业、阳光执业,自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适应诉讼案件大幅增长的鉴定需求,检案量从2006年底的31万件逐年增长为2010年的117万件,通过发挥司法鉴定的制度作用,在刑事诉讼中保证诉讼机关依法正确履行诉讼职能,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在民事诉讼中把保障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维护第三方合法利益统一起来,切实有效地促进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维护司法权威。

凝聚改革共识稳步推进司鉴管理体制改革

5年来,在中央政法委领导下,司法部积极发挥牵头作用,协调各有关部门,共同推进司法鉴定体制机制改革,司法鉴定统一管理体制逐步形成。

“十一五”期间,司法鉴定行业实现了统一行业准入标准,统一审核或备案登记,统一编制公告名册,统一司法鉴定实施程序。各省级司法行政机关根据《决定》,按照严格条件、严格程序、严格审核、严格准入的原则做好登记管理工作,截至2010年底,在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核登记的4955家鉴定机构中,主要来自于高校、科研机构和质检、医疗部门;在5.3万余名司法鉴定人中,副高以上职称的占到50%以上,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50岁以下的司法鉴定人占总人数的70%。为服务司法机关、方便人民群众,司法行政机关连续5年面向全国统一编制公告《国家司法鉴定人和司法鉴定机构名册》。

司法行政机关与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解放军总政治部加强沟通协调,共同开展备案登记工作,稳步推进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司法部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科技部共同遴选出的10家国家级司法鉴定机构已向社会公布。

针对司法鉴定专业门类广、涉及部门多、社会覆盖面宽的行业特点,司法行政机关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建立协调指导机制,推动司法鉴定体制改革。如宁夏回族自治区出台《关于加强司法鉴定统一管理工作的意见》,从八个方面提出了18项政策措施,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区域内司法鉴定统一管理。上海、北京、江苏、贵州、云南与人民法院协商,共同规范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活动,研究建立司法鉴定管理与使用相协调、相衔接的运行机制。

司法行政机关在加强协调,理顺关系的同时,针对司法鉴定的行业特点,逐步探索司法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与司法鉴定协会自律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目前,司法部、司法厅(局)和地、市司法局的三级管理体系已基本建立,全国21个地方成立了省级司法鉴定协会,司法鉴定“两结合”的管理机制已逐步形成。

依法履行职能不断规范司法鉴定执业活动

5年来,针对司法鉴定的行业特点和要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切实推进制度建设、队伍建设、资质建设、能力建设和质量建设,不断加强管理和监督。

“十一五”期间,根据司法鉴定的本质特点和基本属性,为促进司法鉴定行业健康顺利地发展,各地结合国情省情,陆续制定出一批有关司法鉴定管理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内容涉及准入管理、执业管理、实施管理、监督管理、资质管理以及质量管理等方面,司法鉴定管理的制度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司法鉴定行业已经走上规范化、法制化和科学化的发展轨道,这也是我国鉴定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例如《浙江省司法鉴定管理条例》,在管理制度创新上,一是下放司法鉴定管理权,赋予设区的市司法行政部门监督管理职能;二是强化政府责任,规定司法鉴定机构发展原则;三是建立年度执业考核制度,明确司法鉴定监管内容;四是设定司法鉴定申请程序,减少重复鉴定现象;五是建立鉴定管理与采信相衔接机制,提高监管效果;六是细化法律责任,提供规范司法鉴定执业依据。而《陕西省司法鉴定管理条例》在管理模式上,进一步明确了统一管理体制,扩大了司法鉴定调整范围,确立了登记和备案制度,确定了省市两级管理模式,加强了行政管理和行业协会自律“两结合”的管理。

为了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好、业务精湛的鉴定队伍,一是依托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建立了一批国家和省级司法鉴定人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分批组织编写司法鉴定教育培训系列教材;二是加强司法鉴定人教育培训工作。按照《司法鉴定继续教育培训规定》,结合行业发展需要,分级分类制定并实施司法鉴定人教育培训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法医临床司法鉴定人转岗培训工作,积极做好司法鉴定人尤其是业务骨干的教育培训工作,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考察和合作;三是坚持以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教育为主,行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颁布《司法鉴定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教育广大鉴定人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法治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四川、重庆、上海、黑龙江、山东、吉林等地制定了《司法鉴定人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和《司法鉴定援助暂行办法》,组织鉴定人积极参加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司法鉴定法律援助,解决困难弱势群体司法鉴定难的问题;四是稳步推进司法鉴定行业党的建设。为保证司法鉴定事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针对“两新”组织迅速发展的新形势和行业特点,陕西、云南、新疆、福建、青海、宁夏、南京、厦门等地,积极推进党建工作,把党建活动融入到司法鉴定人队伍建设中去,促进司法鉴定事业健康顺利地发展;五是组织开展司法鉴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不断优化司法鉴定队伍专业结构;六是建立司法鉴定助理人制度,逐步形成鉴定人和鉴定助理比例合理的职业结构,在鉴定实践中培养后备人才。

“十一五”期间,司法鉴定的执业准入、鉴定实施、鉴定标准、鉴定收费、文书制作、教育培训、职业道德等方面已建立起制度规范,逐步形成了与《决定》相配套的部门规章、地方立法和规范性文件构成的司法鉴定执业规范体系。如山西省按照许可网络化、管理制度化、执业规范化、监管动态化的要求建立了“三章九制一本子”的十统一管理体系;吉林省通过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方法,构建以“层级管理”和“双重管理”为基础,“行政管理”和“行业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十一五”期间,司法部先后两次组织开展全国司法鉴定执法执业大检查活动,同时,各地还通过开展规范建设年、服务提升年和专项检查、行风评议、质量评查、执业考核等活动,保障各项规章制度的有效实施,切实规范司法鉴定执业行为。

坚持质量第一努力提高司法鉴定社会公信力

5年来,司法鉴定管理工作经历了由重新准入、布局发展向巩固提高的发展过程,司法鉴定行业由乱而治。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司法行政机关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理念,把质量作为司法鉴定的生命线,把质量管理作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提高司法鉴定质量这个核心,全面推进质量建设,加强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司法鉴定的科学性、权威性和社会公信力。如北京、山东、福建、湖北等地持续不断地开展质量检查活动,对鉴定机构的基础建设、内部管理、鉴定活动进行全面检查以及河南掀起的执业监管“风暴”等,都收到明显成效。

为了保障鉴定质量,提高司法鉴定的科学性、权威性和社会公信力,针对司法鉴定的行业特点,司法部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在我国司法鉴定领域共同部署开展认证认可工作,“十一五”期间,首先在北京、江苏、浙江、山东、重庆、四川等地开展试点,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鉴定认证认可工作;2004年,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在全国司法鉴定行业中率先通过“四合一”认证,首创了覆盖ISO/IEC17025和ISO/IEC17020两个国际标准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2009年,司鉴所又再次通过了国家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认可和能力验证计划提供者认可的复评审,成为国内首家同时通过“五合一”认证认可的机构,发挥了行业示范的重要作用。目前,司法鉴定认证认可工作正逐步在全国推开,司法行政机关在积极引导鉴定机构按照认证认可要求建立并运行内部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高鉴定质量的同时,也在实践中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充分发挥认证认可作用,不断完善既符合国际标准,又符合我国司法鉴定行业特点的中国特色的司法鉴定认证认可制度,确保司法鉴定行业有序发展。

通过开展能力验证,可以利用实验室和检查机构间结果的比对,客观衡量和判定鉴定机构的技术能力和水平,通过发现不足或问题,并采取有效改进措施,不断提升能力水平,提高鉴定质量。“十一五”期间,司法行政机关每年在全国组织开展司法鉴定机构能力验证活动,把能力验证结果作为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促进司法鉴定机构改进和提高技术水平的依据和检验司法鉴定机构具有或能维持相关技术能力的指标和证明。

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司鉴制度功能作用

围绕开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司法鉴定人在参与党委、政府应对和处置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和重大群体性敏感案件中,以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运用专业技术知识,及时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和专业化优质服务,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如山西省主动适应矿产资源大省诉讼急需,积极参与多起矿难案件和全省中小学校舍危房改造工程的质量鉴定,主动服务襄汾“9·8”溃坝特大事故财损赔付工作,得到了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近年来,该机构共出具真假种子鉴定284起,真假化肥鉴定142起,真假农药鉴定86起,采信率100%,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21起,避免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引起的群体性上访事件12起,挽回农民经济损失2400万余元,被誉为“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司法鉴定机构;位于上海的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司法鉴定中心在“2008·7·1”上海袭警案对犯罪嫌疑人杨佳的法医精神病鉴定、“2008·10·11”哈尔滨林松岭案的死因鉴定等,以依法独立执业的诉讼地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精湛的鉴定技术、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科学规范的鉴定意见赢得各方信任;2008年9月,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爆发了隐藏长达10年之久的巨大非法集资案,湖南省司法厅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先后组织11个司法鉴定机构派出108名司法鉴定人,圆满完成司法会计鉴定任务。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司法厅及时组织法医组对300余具遇难者遗体进行DNA检验,组织建设工程司法鉴定人参与灾后500万余平方米的房屋安全评估和鉴定,同时还为灾区提供司法鉴定法律援助4600余件,开展心理救助5万余人次;2010年上海世博会召开期间,上海市司法鉴定行业全力以赴服务世博、保障世博顺利举行。上海市司法局与市公安局交警总队联合建立世博期间道路交通事故司法鉴定应急响应机制,成立了专家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为世博期间上海的道路安全、食品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

展望“十二五” 加强完善司法鉴定监管制度

我国司法鉴定制度是包括侦查权、检察权在内的司法权与司法行政权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共同维护并促进司法公正的基础。在当今诉讼活动中,证据已经成为查明事实、证明事实和判明事实的依据。在众多证据中,司法鉴定作为一种可量化、可检测的科学技术手段被视为最可靠、最有力的证明方法。可以说,科学、权威的司法鉴定制度是认定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关键,更是当前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重点之一。

“十二五”期间,司法鉴定的改革发展必须适应党和国家中心工作转移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对于司法鉴定体制改革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必须适应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民主政治和行政管理体制、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要求和发展方向;必须适应司法制度尤其是诉讼模式、审判方式和证据规则改革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必须满足司法活动日益复杂化、专业化、综合化发展的新要求;必须适应科技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对保障鉴定质量的贡献率;必须符合司法鉴定的基本性质和制度定位,遵循行业发展规律。

“十二五”期间,要按照司法鉴定基本性质和制度定位,进一步深化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司法鉴定统一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统一准入条件、鉴定名册、分类规范、实施程序、技术标准、出庭办法、执业责任和职业伦理,进一步完善三级管理体系和“两结合”管理机制,进一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满足需要和持续发展的司法鉴定实施体系,进一步完善司法鉴定执业规范体系、执业监管体系、执业保障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全行业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提高队伍政治、业务和职业道德素质,不断提高司法鉴定的科学性、权威性和社会公信力,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鉴定制度。

来源: 法制日报 2011-03-12 责任编辑: 苏大城
print  close  to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