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对外交往工作是国家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人大的外事工作是地方扩大开放、加强对外交流交往的重要渠道。黑龙江省人大对外交往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各方面的不断努力下,近几年也有了较大进展,现已与日本的新潟市、北海道、山行县,韩国的忠清北道,俄罗斯阿穆尔州、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毛里求斯卡特邦市、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等地方议会建立了定期交流机制,其政治优势和重要作用日显突出。但与全国人大对外交往工作的要求,与南方沿海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一是对外交往力度小,整体发展水平低,“走出去”、“请进来”的质量差,尤其是与重点国家的地方议会交往进展缓慢,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的局面。二是没有直接对外交往联系的工作机构,目前,省人大对外交往工作仍放在民族侨务外事委员会。民族问题在国外是比较敏感的政治问题,把这两项工作放在一起,在对外交流中容易引起误解和障碍,不利于外事工作的开展。三是没有自己对外交流交往的工作渠道,仍在“等”、“靠”政府外事部门的安排。四是没有专项经费。这些都直接影响着人大独特对外交流交往优势的充分发挥。为此,笔者认为,在目前我省大调整、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应充分发挥人大独特的对外交往优势,积极主动扩大对外国地方议会的交流,为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建设和谐龙江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充分认识人大对外交往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优势,把与外国地方议会的交流纳入全省对外开放的大格局中,切实摆上重要日程
人大对外交往工作是国家为了实现其对外政策而进行的众多外交途径之一。与其它的外事活动相比,主要有三个特殊优势:一是层次高、影响大。我国的人大与外国的议会都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人大代表和议员都是社会各界的精英和知名人士。无论是我国的人大还是外国的议会,都既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又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二是比较灵活。遇到两国或两地区关系出现矛盾或紧张状况,政府无法出面时,可由议会去周旋。三是具有广泛性。外国议会一般是党派和团体集中的地方,与其交流容易接触到各种党派、团体和其代表人物,便于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外交活动。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和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全国人大多边对外交往活动日益活跃,在我国的外交活动中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地方人大的对外交往工作也具有上述的特殊优势和重要作用。因此,必须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开创我省外事工作新局面的高度,深刻认识地方人大与外国地方议会交往工作的重大意义,在省委的统一领导下,把加强与外国地方议会的交往作为人大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开展起来。要认真研究人大对外交往工作的思路,围绕全省中心工作,进一步突出交往重点,落实交往交流任务。要建立与外国议会交往的工作平台,考虑到民族问题的敏感性,应将人大的对外交往工作从民族侨务外事委员会中独立出来,成立外事委员会,当前可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采取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办法开展工作。要加强人大对外工作队伍建设,把有外事工作经验、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外语、年富力强的专业人才充实到人大外事工作队伍中来。要理顺对外工作关系,凡是来我省访问的外国议会团组,人大组团出访以及邀请外国地方议会来访等议会交往工作,统一由省人大外事委员会具体负责安排落实,由省政府外事部门协助办理。要保障与外国地方议会交往的经费需要,实行预算单列,专款专用。
二、充分利用与外国议会交往的机会和平台,宣传我国和平发展理念和黑龙江的发展优势,增强我省的国际影响力
地方人大外交的主要对象是外国的地方议会、相对应的专委会及议员个体。要有效地把这一平台作为我们对外宣传推介的阵地,积极宣传我国走和平发展之路,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使他们认识到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而不是什么威胁;宣传介绍黑龙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性机遇等,扩大我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特别是结合2009年“俄罗斯中国年”活动,针对“中国威胁论”,加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地方议会的交流,宣传我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政策,有的放矢地做好地方议会和议员的工作,与对方增进了解,解惑释疑,发展友谊,建立诚信。现在我省已与俄、日、韩、美、加等21个国家的地方政府建立起友好关系,人大的外事工作应该及时跟进,积极与这些国家的地方议会进行交往交流,通过其地方议会影响地方政府,通过议员影响选区民众和社会舆论,从而促进两国、两地在各层次和各方面的了解,促进我省对外友好交流与合作关系的发展,使世界了解中国,认识黑龙江,在周边和国际上树立黑龙江的良好形象,让黑龙江走向世界。
三、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专长,拓宽与国外议员交流渠道,积极为我省招商引资牵线搭桥
目前,我省已与19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进出口总额突破百亿元大关。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取得显著成效,对韩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正在谋划和启动,“十一五”期间,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20%,到2010年,对俄、对韩贸易额在2006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靠全方位的大开放来促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大对外交往不能停留在迎来送往的传统外交上,应通过开展地方议会外交,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服务。在我省本届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中,具有专业特长的占80%以上,他们学术有专长、工作有建树、管理有经验、社会有影响、手中有信息,并与国外诸多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知名人士之间,保持着多年的友好关系,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每年可安排人大代表中的企业家、侨、台代表组团出访,开展议会外交和民间外交,利用他们的身份和海外关系,广泛与外国地方议会的议员、与议员选区的选民、企业家接触,宣传我省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前景,加强与国外经济团体和商会的联系,积极牵线搭桥,突出哈达齐工业走廊、东部煤电化基地、沿边开放带等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的招商引资。对有意到我省投资的有关人士和企业要主动“请进来”;对有意赴海外投资的企业要帮助他们“走出去”。结合对俄、韩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重点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议会交往;配合2009年我省到欧美有关国家开展先进制造业专题招商,积极开展与欧美发达国家地方议会的交往;在推动议会外交的同时,大力促进经贸合作。
四、充分立足人大的工作职能,学习借鉴国外议会的立法和监督经验,为建设法治龙江、和谐龙江服务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立法与监督是人大的最根本职权。西方发达国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与其相适应的法律法规比较健全、完备。我省人大在与外国地方议会交往中,重点要与立法工作相结合,既要宣传、介绍我国政治制度和民主法制建设的显著成就,更要考察了解外国的议会运作机制和法律制度,借鉴和学习外国在立法方面的有益经验和有效做法。根据我省立法工作的需要,可以组织有关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到一些法律比较成熟的国家去考察立法情况,了解法制建设的状况,借鉴一些成熟做法,开阔视野,使我们在立法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立法质量,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人大民族侨务外事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