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人大常委会30年的积极探索和生动实践,极大地丰富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涵,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色和巨大优越性。河南省焦作市人大常委会设立以来,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较好地发挥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紧扣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紧扣发挥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积极探索发挥人大作用的新途径,取得了一些进展。我们感到效果比较突出的有两项活动,一项是解决民生问题工作评价活动,一项是人大代表经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奋力实现三保”调研评估活动。这两项活动的开展,为人大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开展民生评价活动,探索工作监督的有效途径
民生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人大工作息息相关。解决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热切的期盼。在监督解决民生问题上,人大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2007年,我们在“一府两院”及公共服务行业共66个单位中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解决民生问题工作评价活动,通过组织人大代表评价民生工作、监督解决民生问题,促进有关部门积极主动地改善民生。这项活动,主要评价四个方面的情况:一是重点项目,即市人代会上政府承诺的10件实事落实情况;二是必选项目,即市人代会议案及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三是窗口项目,即人民群众投诉反映的民生问题解决情况;四是自选项目,即结合部门实际推出创新性举措,积极主动地为民办实事情况。
在评价活动中,我们主要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充分动员,提升对民生问题的认识。我们制定了《关于开展解决民生问题工作评价活动的意见》,以人大党组的名义向市委汇报。市委批转了这个意见,并且召开全市动员大会进行部署,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分别作动员讲话。我们分头深入各参评单位做动员,促使参评单位的干部职工在思想上由对领导负责向对群众负责转变,在作风上由被动完成工作任务向积极主动地服务群众转变。我们还指导参评单位,健全为民办事的制度,建立起便民服务机构,完善服务民生的职能,形成长效的民生工作机制。在评价活动中,各参评单位实行了服务承诺制、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倒查制等工作制度,设立了30多个便民服务机构,建立了90多项惠民制度,共同关注民生、尽力服务民生的氛围初步形成。如:市建委设立了城乡建设民生政务大厅,并且在公用事业单位和各县市区建委设立了民生政务室,形成了覆盖城乡的民生工作体系;市劳动局成立了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就业为一体的劳动保障大厅,为前来办事的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市交通局建立了交通民生服务热线,及时受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是深入调研,找准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我们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到基层去,到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中去,开展民生调查和民生体验活动,听真话、摸实情,了解群众的民生需求,找准民生问题的症结和关键;把视察调研和座谈讨论结合起来,一边视察,一边座谈,让来自基层的代表反馈视察中了解到的情况,反馈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使参评单位在代表和群众的期望中找准努力方向。评价活动中,共组织视察调研230多次,召开座谈会190多个,走访人民群众4000多人次,查看民生项目300多个。各级人大代表不辞辛劳、不顾风雨、不畏艰苦,忧群众之所忧,急群众之所急,督促参评单位把为民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乘坐公交车,暗访人民群众出行难问题;走进病人家中,关心人民群众看病难问题;深入就业市场,询问求职人员就业难问题;到敬老院里拉家常,关心孤寡老人的生活赡养问题;察看中小学厕所,关注学生如厕难问题……以他们的一片赤诚之心,为评价活动的圆满成功做出了贡献。
三是搞好评价,调动参评单位的积极性。我们组织全体市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有关部门负责人等进行层层推荐评选,组织街道干部、普通群众参评,评出10个解决民生问题工作优胜单位、10个先进单位以及18个优秀项目,并在市人代会上进行隆重表彰,有效地激发了参评单位为民办事的干劲。他们在办理10件实事过程中,向上要政策、争资金、跑项目,对下抓具体、抓落实、抓延伸,圆满完成了这项总投资4.74亿元的民心工程;立足实际,完成了涉及群众就医、就业、就学、住房、出行、打官司、菜篮子、面袋子、生产生活环境等方方面面的227个自选项目;按期办结了4522件群众的民生投诉。群众反映,通过评价活动,政府部门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更近了,为老百姓办事的积极性更强了,过去反映不上去的意见主动上门听了,过去都不敢想的好事给办了,找他们办事更方便、更快捷了。
四是跟踪监督,使各项工作切实惠及于民。我们综合运用听取工作报告、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监督形式,跟踪解决民生问题工作进展情况,跟踪有关部门服务民生情况,并且把2008年9月定为“解决民生问题视察月”,围绕评价活动中需要继续跟踪问效的工作,找准问题、提出建议。我们还从近年来人代会代表建议中筛选出9个连续两年以上提出、尚未彻底解决的问题,和政府一起调研,一起研究措施,使之得到了圆满解决。通过市人大、市政府和各个参评单位的共同努力,为群众解决了一大批生活中的难题,使改革发展的成果切实惠及人民群众:城区新农合、低保病人医疗救助等医疗惠民政策实施了,因为家贫怕进医院的老太太住进了惠民医院;30年来一直不通公交车的居民区通车了,群众自发地拉起横幅、燃放鞭炮庆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使群众告别了苦井水,不用再常备氟哌酸防拉肚子,老百姓说,这就像又一次“得解放”;青风岭漏斗区补源工程实施了,10万农民不再为浇地发愁;百货楼十字口过街天桥修成了,曾经天天堵车的路口交通显著改善;严重损毁的太行西路修复了,连续五年提出这个建议的代表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这些工作,实实在在地做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二、开展调研评估活动,探索发挥代表作用的有效途径
2009年以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面临形势严峻,“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是事关全局的中心任务。人大如何在助推企业走出困境、实现“三保”目标任务上做贡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通过调研发现,驻焦省人大代表和焦作市人大代表中经营企业的有131名,员工总数超过20万人,多数重点骨干企业的法人代表都是市人大代表,工业企业增加值占全市总量的三分之一,这些代表及其经营的企业对全市实现“三保”目标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提升代表素质,在服务大局中体现代表的先进性,我们开展了人大代表经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奋力实现三保”调研评估活动。这项活动,一方面通过督促政府部门服务企业,为人大代表经营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帮扶企业度过难关;另一方面通过指导人大代表经营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作出并认真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承诺,服务于全市实现“三保”的大局。
调研评估活动从5月上旬开始,持续到年底结束,共分为宣传动员、企业自查、调查研究、分析评估、总结评选等五个阶段。我们组织了10个调研组,深入到131家人大代表经营企业,进车间、进工地、进商场、进职工宿舍食堂,与班子成员、一线职工、顾客商户谈心,组织各相关部门座谈,了解企业“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情况,促进企业积极主动地履行社会责任。这项活动主要在四个方面起到了推进作用:
一是推进了“一府两院”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问题。调研中经营企业的人大代表反映的80个问题,我们及时转交“一府两院”办理。主任会议还从中选择了16个重点问题,专门交市政府研究处理。市政府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市长办公会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将办理责任分解到各个职能部门。各承办单位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各种难题。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如项目建设的阻工问题、南水北调工程涉及企业的搬迁问题、商标侵权问题等,已经初步解决;一些长期沉淀搁置的问题,如企业改制问题、证件办理问题、产权纠纷问题等,都已重新进入了解决程序。有的部门还积极向上为企业争取到政策支持,联系金融单位帮助企业弥补了资金缺口,为企业化“危”为“安”提供了支持。今后,常委会还将专题审议代表反映问题的办理情况,并且组织评选出服务企业发展的先进单位和优秀项目。
二是推进了人大代表经营的企业积极主动地落实“三保”任务。根据调研评估的总体安排,131家企业分别作出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郑重承诺,并在《焦作日报》等媒介上公示。其中86家企业承诺新上项目,67家企业承诺招聘新员工,42家企业承诺为职工增加工资。我们经常性地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帮助企业克服困难,落实好对全市人民的承诺。经营企业的人大代表牢记社会责任,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方面都采取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据统计,目前已有69家企业开工了72个项目,总投资120亿元;有46家企业迎难而上抓机遇,大力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0%以上;有49家企业招聘新员工,为社会提供了6700个就业岗位;有76家企业为职工盖宿舍、家属房,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有25家企业为职工办理了社保手续或者补缴了保险金。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企业克服重重困难,做到了不让一个员工下岗、不降低员工工资。经营企业的人大代表还积极向社会献爱心:有的捐资帮助100多名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有的拿出数十万为贫困家庭送温暖,有的为企业周边村民建起了文化场所,有的为群众修公路、装路灯……这些工作,既为全市实现“三保”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创造了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是推进了宣传人大代表履行社会责任的先进典型。我们充分汇总各方面的情况,经过认真研究评估,先后推出了23位经营企业的人大代表履行社会责任的先进典型。《焦作日报》和焦作电视台分别开辟了每周2期的“人大代表经营企业访谈录”专栏,每期宣传2个人大代表经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我们还通过“焦作人大”网站和调研评估活动简报,大力宣传这些代表的先进事迹。通过这些宣传,张扬了人大代表服务大局、造福百姓的典型事例,进一步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人大代表为人民”的良好形象。
四是推进了代表素质的提升。通过开展调研评估活动,有效地激发了经营企业的人大代表干事创业的热情。他们深入思考自己的社会责任,深入思考如何把人大代表的先进性体现在经营企业的具体工作中,带领企业员工,发扬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主人翁精神,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并重,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种种考验,在搏击市场经济的风浪中求发展。从近期调研的情况来看,131家企业的经营状况整体呈现回暖的态势,有不少正在迈上新的发展台阶。我们把调研评估活动的落脚点,放在提升代表队伍的整体素质上,出台了《关于开展市人大代表述职工作和建立市人大代表履职档案的暂行规定》,努力通过健全制度,使人大代表更好地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地方人大工作需要创新、需要探索。民生评价、调研评估是我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人大工作新途径的具体实践。正是因为这样的探索和实践,我市的人大工作才能始终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开创新局面。
(作者单位:河南省焦作市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