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网络公益广告制作中心与天津“泥人张”、杨柳青。山西广灵、河北蔚县、河南舞阳等地联手制作推出了23组“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作品,这组梦系列作品利用本土艺术形式,来表达中国梦这样一个很民族的提法,的确是天作之合。这是一次政治理念的民族化,也是一次审美的回归。相信以后更多的作品会涌现出来,政治原来也可以很人文很生动的。
这组作品政治味最少,但是政治又无处不在。之所以喜闻乐见,在于艺术表达方式的民族性,都是中华民族喜闻乐见的形式,本身具有较好的审美基础。在于选题的贴近性,通过选取丰收、喜悦、庆典、耕读、教育、爷孙嬉闹等日常生活类主题,使得中国梦这样一个宏大的时代主题政治主题,生活化、伦理化,亲切自然、清新可爱,润物无声,真正体现了中国梦坚实的政治伦理基础――中国人家国同构,幸福安康的美好愿望与文化认知。
中国梦之所以引起巨大反响,深入人心,深刻的反映了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和国家现代化的不懈追求;反映了经历100多年文化失败主义阴影的国民,对自身民族定位、文化定位、国家定位重新崛起的深切期待;当然相对于美国梦,其在国际政治理念的比较中也会引发巨大关注。可以说,中国梦也是全球化时代以来,中国政治理念里“最中国”的一次提法,呼应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文化自尊、制度认同、国家认同等多重心理。在这样的背景下,这组梦系列创意到位,定位准确,以家国一体的伦理基础采用民族化的表达方式,来阐释中国梦,表达中国梦,反映了新时期中国文艺界传媒界对政治题材传播心理的准确把握,从各界反映来看,无疑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中国梦的内涵,无疑还在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之中。“讲文明树新风”中国梦“梦系列”之所以取得成功,固然有作品本身的创意性、艺术性。但是有两个角度值得注意,一是中国梦作为政治理念的核心竞争力和全球传播力。长期以来,我们的一些政治理念比较强调理念本身的科学性,而忽视大众传播和民族心理,不但影响国内传播,也影响国际传播。中国梦虽然是作为一种政治理念、政治目标提出,但是其包容性、民族性、旗帜性、理想性、国际性的确吻合了当下的民族心理,一但与好的审美形式结合,就会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其次,中国梦的全球传播中,人们会自然与美国梦作国际比较,会因此增加传播议题的趣味性、国际性、对比性。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政治哲学中和而不同、和谐世界、幸福康安等核心价值,将会随着中国梦走向世界,产生更大的国际影响力,为人类和平和各国和平相处做出更大贡献。 (两江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