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探索矿业“绿色发展”取得实效

蔺博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12-11-13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作为中国的矿业大省,近年来,河南省逐渐探索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在矿山生态建设和矿区地质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采矿业是河南的支柱产业之一,对全省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记者日前随“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组在河南多个矿区采访时了解到,近年来,河南省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发展口号,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对于矿产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也日益成为各地共识。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郭公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多项绿色措施的实施,提高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增加了企业效益,同时改善了生态环境。“近几年来,我们按照绿色矿业的理念,着力在矿产资源综合勘查、综合评价、综合利用等方面下功夫,使一矿变多矿、差矿变好矿、尾矿变富矿、矿渣变宝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社会效益,也保护了资源、保护了环境、保障了发展、惠及了民生。”

    虽然矿产资源丰富,但开采和利用难度大成为困绕河南矿业发展的的一个难题。为此,河南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与工艺革新,经过努力,不仅提高了资源回收率,最大程度的减少了资源浪费,而且实现了对资源“吃干榨净”、“变废为宝”。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企业还通过共同研发等方式,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这方面就进行了很好的尝试。2001年5月,这家企业与俄罗斯国家技术中心有色金属研究院合作研发了“从浮钼尾矿中回收白钨”的新技术,为中国浮钼尾矿中白钨金属回收开创了先河,实现共(伴)生矿物的综合开发与利用。目前,洛钼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第二大钨精矿生产企业。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董事长段玉贤对记者说:“洛钼集团近年来最大的贡献就是科技创新和综合利用,特别是高回收的研发使过去丢弃的钨金属得到了全面的回收,利用低品位白钨回收的新技术建设了与钼选矿配套的3个白钨回收选厂,实现了浮钼尾矿中低品位白钨资源的综合回收,提高了资源回收利用率。目前,我们的回收利用率可以达到72%到75%,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在采访期间,记者发现当地矿区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很少看到裸露的矿场,看到最多的是绿色。记者了解到,以前这里的矿区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过去,河南省资源开发利用理念落后、监督管理和约束机制不健全,矿山环境污染很严重。为改变以往矿产资源开采秩序混乱、环境破坏严重的局面,河南省持续开展了矿产开发利用秩序整治工作,对矿山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的地方实行以治理促开发,对矿山环境破坏较为轻微或者新建矿山实行边开发边治理,有力遏制了私挖乱采的混乱秩序。

    以洛钼集团为例,这家企业近年来累计投资1亿多元人民币用于生态环境保护,累计恢复植被面积153万平方米,矿区绿化覆盖率超过可绿化面积的85%,厂区可绿化区域面积达到100%。昔日乱石林立、尘土飞扬的排渣场已变得鸟语花香、绿树成荫。河南省栾川县人大副主任张剑敏透露,洛钼集团一个阶梯式露天采矿场种满树后将变成地质公园,以后可发展旅游产业。“临近露天的采矿场原来是排渣场,现在已是长满树木花草的高山公园。这里栽种了杨树、柏树、槐树、松树等多种植被,将来还要种植各种果树,发展果园经济,这样还可以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发生变化的不仅是洛钼集团的矿区,还包括灵宝金源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前,这家黄金企业的矿山环境差,当地民众对此十分不満。经过系统治理整顿后,如今企业主要生产生活区已实现四季有绿,三季有花,花园式工厂初步建成。金源公司也因此被确定为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的试点矿山。灵宝金源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李盅彦工程师介绍说:“我们始终坚持“以金为主、综合开发”,采取尾渣干式堆放、废水循环利用等技术,突破了单一回收黄金的生产模式,提高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水平和环境保护能力。特别是将滑坡体治理工作与低品位金矿石规模生产项目相结合,将原来品位不足1克、一直没有得到利用的资源,通过综合回收、综合回采、皮带运输、规模生产,达到了治理环境的同时,实现了资源的节约利用和规模效益。”

    在河南,很多老矿区被开发成了地质公园,从而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了变废为宝。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郭公民表示,河南的矿业发展不会再走老路。“河南省是矿业大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不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矿业发展路子,既是我们的承诺和责任,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来源: 国际在线 2012年10月17日 责任编辑: 李杰
print  close  to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