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中华环保世纪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采访组走进德兴铜矿,考察其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等情况,并进行实地采访。
采访组一行听取有关铜厂矿区的情况介绍。(陈卉摄 褚宏丽编)
铜厂矿区露天采矿场。目前日采出矿能力稳定在9.5万吨以上,年产矿产铜金属12万多吨、黄金5.3吨、白银24吨。(陈卉摄 褚宏丽编)
德兴铜矿引用卡车调度系统,通过运用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全球卫星定位技术等手段,实现电铲、卡车、钻机定位,减少卡车空跑路程,节省燃油和轮胎的消耗,提高采矿作业效率。(陈卉摄 褚宏丽编)
采访组一行考察德兴铜矿土地复垦情况。(陈卉摄 褚宏丽编)
湿地松茁壮成长在经过生态修复后的废石堆上。(陈卉摄 褚宏丽编)
堆浸喷淋场。将含铜品位0.05-0.25%的剥离废石集中堆在一起,形成喷淋场,利用细菌浸出—萃取—电积新工艺,每年不但从废石中回收电铜1300多吨,还通过循环喷淋蒸发消耗酸性水160万立方米以上,有效解决了大坞河污染源的控制问题。(陈卉摄 褚宏丽编)
德兴铜矿是江西铜业集团公司的主干矿山,是中国第一大露天铜矿。德兴铜矿始建于1958年8月,1965年7月建成投产,已经连接开采45年。累计生产铜精矿含铜253万吨,含金105吨,含银438吨。矿产铜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居全国之首,铜精矿品位始终保持在25%以上,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居国内同类矿山前列。其最大特点是地质储量大、埋藏浅、含铜品味低,伴生有益金属元素多、矿化连续性好,易采易选,具有相当高的综合利用价值。目前矿山保有储量为473万吨,矿产稳产每年13万吨。
德兴铜矿被国土资源部、财政部授予了国家级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不仅实现了金、银、铜、钼等的综合回收,而且通过堆浸、喷淋、萃取、利用酸性废水硫化法提铜,平均每年从废石、废水中回收资源价值达15亿元。
为恢复原有的生态平衡,复垦被破坏的土地,防治水土流失,德兴铜矿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进行生态复垦的试验研究,先后与江西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单位合作,成功地解决了纯尾砂生态恢复问题,完成了土地复垦工作,并使土地复垦率达80%。经过努力,矿山环境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11年被国土资源部授予“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