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10天的时间,记者参加“2012年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团,在四川成都、阿坝、遂宁、内江、泸州、宜宾等市州的县镇和乡村,一路采访,一路仔细观察,沿途没有看到一个垃圾随意堆放点,没有看到一处露天垃圾堆,确实让采访团耳目一新。全国人大环资委调研室主任何嘉平感叹:“看来,经过三四年的努力,四川的确已经建成了让垃圾得到善治的基本体系。当然,今后如何做得更好,也是一个新考验。”
2009年开始,四川开始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2011年8月26日,四川省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实行城市生活垃圾收费制度,并按确定的标准足额征收到位。按照“谁生产、谁付费”原则,逐步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意见”的目标是,到2015年,全省设市城市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成都市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农村基本建成“户集、村收、乡(镇)运输、县(市)处理”或“适当集中、区域共享”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体系。
到2011年底,垃圾分类收集方面,四川省近33000个村庄建起了垃圾分类收集点,占村庄总数的68%;建立可利用垃圾回收站(点)的乡镇3058个、村庄23722个,分别占全省乡镇、村庄总数的69%、50.4%,全省农村垃圾分类收集体系已初步形成。仅2011年,四川已投入资金9.5亿元,建成和在建县级垃圾无害化处理厂34个,建成和在建区域共享垃圾卫生填埋场418个,全省村级保洁员数量已达17万人以上。农村正在实现清垃圾、清污水、清污泥、清杂物“四清”。
“垃圾基本靠风刮,污水基本靠蒸发”这是广泛流传农村的一句顺口溜。过去,农村垃圾随处倒,农户房前屋后随处可见垃圾。记者在四川宜宾长宁县看到,这个县作为“国家级卫生县城”,从1998年起就开始对农村的垃圾进行了收集和处理。长宁县竹海镇高坝村10组村民方昌仁,负责收集高坝村9组、5组、6组3个组公路沿线60余户人的垃圾,将村民倒在垃圾池中的垃圾清运到镇上的集转站,每天收集一次,不让垃圾在村上过夜。
长宁县县长何文毅介绍说,长宁有四川建得较早的县城垃圾处理中心,在一些乡镇,也建起了垃圾无害化填埋场。2010年,全县就新增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31个,环卫清扫车、垃圾清运车、洒水车129辆,垃圾池、果皮箱1560个,切实做到了日产日清。居民对市容环境卫生的满意率达98.2%。竹海镇组建了保洁队伍54人,建成了垃圾中转点5个,每名保洁员根据担负的任务轻重,每个月可获取工资300——600元不等的报酬,每户农户每月要缴纳2元的垃圾费。“一年24元,村民出的垃圾费根本不够,多数还是政府出。村民要出一点钱才有责任。刚开始时,很多村民不愿意出,怕钱出了见不到效果。一段时间后,感到了变化,主动交垃圾费的村民多了。”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崇禧介绍说,2009年,四川省出台了《四川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条例》,全面启动了全省的垃圾整治工作。“目前,在成都平原地区,你已经很难在城市或者乡村看到垃圾。但在四川西部的凉山、甘孜、阿坝等州县,由于地广人稀,相对来说,你在路边看到乱堆垃圾的可能性还存在。但这个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小,因为各州县都已经建立了长效机制,建体系,出资金,保证垃圾能够得到及时的清理和处理。”
当然,农村垃圾经转动车拉到集中到县城统一处理,不仅仅考验着各县城处理垃圾的资金和决心,也考验着各县城处理垃圾的技术水平。据记者了解,四川各县一般采用卫生填埋的方法处理全县的垃圾,每个县建成的垃圾填埋场,每天要接纳来自全县的垃圾至少几百吨。在四川这样高温多雨的地区,如何保证填埋的垃圾不产生二次污染?四川省住建厅固废处处长李虹介绍说:“当前最重要的,仍旧是要在垃圾收集的体系建设上继续用力,保证各地政府形成生活垃圾处理的长效机制;每个县城的垃圾填埋场都要对渗滤液进行合理的处理,像长宁县的渗滤液处理,就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同时,对危险废弃物、建筑垃圾、资源再生利用等也加强管理和引导,促进公众废弃物能够得到比较好的解决。对垃圾焚烧方面,如果城镇规模太小,每天垃圾产生量不足1200吨,那么建设垃圾焚烧厂就可能面临原料不足。”
据了解,四川不少城镇在探索垃圾焚烧之路。四川崇州建成了第一个县级垃圾焚烧厂,宜宾、内江等城市,垃圾焚烧厂也都进入了建设阶段。成都市市长葛红林介绍说,成都已经建成3座垃圾焚烧厂,还准备再建一座。“对于成都这样土地相对缺乏的城市来说,建设垃圾焚烧厂可能是比较好的出路。虽然垃圾焚烧厂的尾气净化问题,容易引发公众的担忧,但我们相信,只要在尾气净化方面加大投资,在公众参与方面保持足够的坦诚和开放,成都垃圾焚烧厂的建设会得到公众的拥护。‘十一五’期间,成都就确立生活垃圾由填埋为主转为以焚烧为主的综合处置思路,减小垃圾设施选址长远压力。‘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了洛带垃圾发电厂、九江环保发电厂、祥福环保发电厂;‘十二五’期间又规划建设一套生活垃圾分类体系、第四座垃圾焚烧发电厂、三座餐厨垃圾处理设施、一座垃圾堆肥设施等项目。”
针对农村垃圾转移到城市,一些社会资本开始到垃圾里寻找发展机遇,一些大中城市开始大量上马垃圾焚烧厂的趋势,北京师范大学长期研究垃圾问题的专家毛达博士认为,垃圾焚烧厂会排放出几千种物质,除了人类已经认知到其危害性的二恶英、重金属、多氯联苯、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之外,还有很多尚未为人类所知的“气化危险物”。加强对垃圾焚烧厂排放物质所带来的环境影响的监测和控制,是各上马垃圾焚烧厂的城市管理者必须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否则,很容易引发新的环境灾难和社会风险。“无论末端采用哪种方式,前端的垃圾分类和垃圾减量,是最根本的措施。”(光明日报四川宜宾4月2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