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在陕全国人大代表冒雨来我市专题调研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黄玮,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冯新柱等一同调研。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莉霞陪同调研并主持汇报会,向调研组汇报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
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明平英,市政协副主席郭平安,铜川矿务局副局长薛鸣等出席汇报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董茂龙,副市长任勇,省建设厅副厅长张阳,省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选举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丁和平,省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选举工作委员会委员、办公室主任邵向农等陪同调研并出席汇报会。
在陕全国人大代表一行先后深入我市北市区利群新城棚户区改造项目、五一路南北公房棚户区、欧景台廉租住房项目,南市区新区裕丰园小区、锦绣园保障性住房小区、铜煤1号和2号保障性住房小区等项目现场,实地查看了我市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进度、配套设施建设等有关情况。在五一路南北公房棚户区滑塌区,看到风雨飘摇中的老房子已经“人去房空”,居民们都撤离了危险带,搬入了新居,代表们倍感欣慰。
在五一路南公房和新区裕丰园小区,黄玮、冯新柱一行还走进从棚户区搬进新楼房的小区居民刘菊义和王敬芝家,详细了解居住情况,并为她们送去慰问金。刘菊义一家四口,不久前搬入装修一新的新楼房。她激动地说,原来一家人住在自己盖的砖瓦房,属滑塌区,环境差不说,还老害怕下雨不安全,现在好了,住进70多平方米的新楼房,环境又好又安全,生活很方便。去年6月入住新区裕丰园小区的王敬芝老人,今年73岁,原来在五一路南公房滑塌区棚户区居住。老人说:“一辈子没想到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比过去住的强一百倍。感谢党和政府为困难群众着想,让我们住上经济实惠、环境优美的新房子。”听到老人的述说,代表们感到由衷的高兴。
在随后召开的铜川市工作情况汇报会上,王莉霞汇报了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并提出了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建议。在听取了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汇报后,代表们高度评价了铜川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和城市面貌的巨大变化,对铜川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代表们认为,铜川市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分配合理,有效保障了弱势群体的住房需求。代表们就做好下一步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在户型设计人性化、把好资金使用关、工程质量关、分配管理关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冯新柱在讲话中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对在陕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常委会的领导同志关心铜川、支持铜川,并来铜川进行专题调研表示感谢和欢迎。他说,铜川因煤而兴、因矿设市,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铜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环境面貌、项目建设以及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都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2003年一场连绵的阴雨,引起铜川市各级党政高度重视,开始研究并在全省率先实施沉陷区滑塌区居民整体搬迁和棚户区改造工程。采取搬迁危险地带群众和改善住房环境两步走的思路,对所有棚户区实施治理改造。到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廉价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等保障性住房205万平方米,已有2.77万户、近10万困难群众喜迁新居,群众住房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目前仍有200多万平方米棚户区需要改造。
冯新柱说,不把群众从危险地带搬出来,我们就对不起老百姓。为老百姓办事情,要敢于担当。只要我们有决心有信心,为老百姓办的实事就一定能干成。他表示,铜川市克服重重困难,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投入,并采取多种优惠措施,控制房价,同时加强小区各类配套设施建设使廉价房廉价不廉质。在规划建设中,变小区为街区,将住宅楼一层用于商业开发,统筹解决困难群众住房、就业、和小区配套建设资金等问题。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一定要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结合,建设多户型房;要与中省企业密切合作,共同开发建设。今年国家将全面启动城市和工矿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并对项目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铜川市将以此为契机,利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全市棚户区改造。随着西铜同城化的实施,铜川将融入西安大都市圈。我们把发展养生保健产业作为城市转型的突破口,举办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以节庆活动推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提速转型发展。希望各级领导和中省企业更加关注和支持铜川的转型发展,把铜川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养生保健城市。
黄玮听取了汇报后指出,铜川市领导班子团结,思想解放,思路超前,创新能力强,铜川走上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快车道。保障性住房建设关系到社会稳定,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对于改善民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意义重大。铜川市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把解决人民群众的住房困难作为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政策理解透彻,执行水平很高,措施到位。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责任落实到位,管理规范,取得了显著成绩,到目前已解决了近10万困难群众的居住问题,非常了不起。她要求,保障性住房建设要科学规划,要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与就业结合起来,与产业发展合起来。要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价廉租住房建设步伐,要保证保障性住房的分配公平,摸清底子,坚持阳光操作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让困难群众住上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