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竺:公立医院改革不可能“一刀切”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日期: 2010-12-24浏览字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国人大网12月24日讯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就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联组会议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李建国主持。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回答提问时指出,“看病难、看病贵”引发的矛盾和问题主要集中在公立医院。但是,公立医院同时又是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主要平台,在规模以上医院的诊疗活动当中,门诊量90%在公立医院,住院的91%在公立医院。

    陈竺说,党中央、国务院在确定医改三年近期工作当中,前四项是保基本,是全面推开的,而公立医院是作为试点国家联系的试点城市是16个,除此之外,各个省市还确定了31个试点。今年2月份启动以来,试点城市的党委和政府都是高度重视的,现在已经全部建立健全了领导和工作机制,陆续出台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实施方案和一批配套政策措施,集中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两个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一是对重大体制机制的改革进行积极探索,因为这是根本性的,二是着力推动作用直接的便民惠民措施。根据最近有关部门掌握的情况,虽然时间只有半年多一点,但是在试点城市的工作还是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得到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的拥护。

陈竺说,公立医院改革涉及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是一言难尽的,但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在举办和隶属关系上,它其实不只是涉及到卫生部门,还涉及到教育、军队、国有企业等多个行业,办医主体是非常分散的。因为我多年在教学医院工作,我知道中国医疗资源最优质的实际上并不是卫生系统下面,而是在教育系统下面。政府办的医院又分成中央、省、地、市、县等,管理和监管上面还不只是“九龙治水”,比如人事制度、干部的任命,绝大多数都不在卫生系统中。

陈竺说,公立医院改革涉及的利益链条是相当长的,从药品生产到医疗服务方、医疗消费方,不可避免地触及到药品生产流通、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患者等不同群体的切身利益。公立医院作为事业单位,在事业单位分类管理改革当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方面也需要同编办、人社等部门合作的。我国的公立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实际上不是过多,而是严重不足。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公立医院改革必须是一个积极的同时又是稳妥的过程,不可能“一刀切”,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的确需要试点先行,通过不断研究、探索和总结,最终形成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加以推广。

来源: 中国人大网2010年12月24日 责任编辑: 余晨
print  close  top
相关文章